您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书面交流材料之二
  发表时间:2015-11-25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湖南文明网
 

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长沙县文明委

  近年来,长沙县以“三个共同、三个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人民满意县和美丽乡村为主题,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城乡共建为根本,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三级联创”建设“人民满意县”。以建设人民满意县为主要载体,实行人民满意县城、人民满意集镇、人民满意村和社区三级联创。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以奖代投,全县55%的基层单位验收合格。通过6年创建,有效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是“点线面联动”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以“一片三线”为核心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制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建设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每年可获得1000万元建设专项资金。积极探索“以奖代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10+2”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现。三是探索推进村级治理新模式。推进“乐和乡村”建设,通过建立村民“互助会”,探讨乡村“三事分流”,实现“大事政府做、小事村解决、私事自己办”的责任分担机制,成功建设了10个示范村、50个村级治理试点村(社区)。全县农村基本形成了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社会群众组织“三位一体”的村级治理新模式。

  以培育新风为主线,大力营造文明创建氛围

  一是宣传引路营造氛围。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基础抓起,以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宣传展板、宣传栏、村级短信平台、农村广播以及制作广告牌、张贴宣传画等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同时,编印了以星星、沙沙为卡通形象的长沙县版《市民文明手册》和《乡风民俗》丛书,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二是规范阵地打造品牌。在农村积极建设道德讲堂、志愿者工作站、科普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活动阵地。积极探索“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星级评定机制,全县已创星级志愿者工作站50余家。充分利用阵地常态开展以“邻里守望”为主题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树立典型弘扬新风。广泛开展如“春华好人”、“最美青山人”、“金井脊梁”等各类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教育人、引导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引领农村新风尚。开展首届“道德模范”和“新乡贤”评选活动,坚持群众评、评群众,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全县有10人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以文化惠民为重点,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构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方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惠及人民群众、具有浓郁特色、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十分钟文化圈。成功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实现了全县21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4个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农家书屋“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在全国推介。二是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组建了12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常年参与者近10万人。群众创、群众演、群众看,打造长沙县道德文化。坚持“一镇一品”,建设特色文化小镇,形成了以“五彩星沙”广场文化活动为龙头,各镇街村乡土文化品牌为羽翼的县镇村三级文化活动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五进五送”活动。三是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对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投,创新性出台了《农家书屋评星定级与摘牌淘汰办法》,对各基层文化设施的运行进行规范和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确保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和创新性。

  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年均增长幅度超过40%,更好地造福农民群众,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动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资本向农村聚集、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了供水、供气等“五网下乡”工程;建立三级卫生医疗体系;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二是不断美化农村环境。纵深推进“百条乡村公路,千里河港堤岸,万户农家庭院”三大绿色愿景工程,80%的镇村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级生态镇村。率先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河流常态保洁体系,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创建“零碳县”,启动零碳乡村、零碳社区、零碳学校和碳汇基地建设等示范工程建设,农村环境不断美化。三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并轨运行,建立城乡特困户医疗救助制度、爱心助医制度,率先开展农民“免费门诊”试点工作和综合门诊统筹;开展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幸福计划,连续四年每年向全县贫困家庭发放2000万元“过年红包”;积极实施城乡对口合作办学,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实现基本均衡,确保2015年实现“小康县”目标。

  上一篇: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书面交流材料之一
下一篇: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书面交流材料之三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