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 闻  
感动、难忘、心愿……株洲医疗队黄冈抗疫故事
  发表时间:2020-03-23   编辑:彭团   来源: 湖南文明网
 

  治愈病人零返回,医疗事故零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这些“零”,意味着株洲医疗队76人的艰苦付出。
  在黄冈抗疫期间,让他们怀念、开心、感动、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了部分队员,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年轻
  队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
  黄冈位于大别山南麓,距武汉不到2小时车程,是当时除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1月25日,来自株洲6家医院的76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黄冈。1月29日,他们转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这个被称为黄冈版的“小汤山医院”,株洲的医疗队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
  “虽然平均年龄只有30岁,但是我们是一支专业能力强、敢打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来自省直中医院的队员王菊花说。
  面对前期物资紧缺、患者大量聚集等困难,为节约一套防护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陈翠红和队友们,一进病区就是六七个小时,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为让一名八旬患者吃得好,省直中医院护士吴佩芬弄来煮熟的红薯,一点点地喂给老人吃;为和病患更好地交流,市三三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戴思智和战友们集体学起了黄冈方言……
  在隔离病房里,来自市中心医院的男护士王嘉铭、邓建斌十分受欢迎。他俩只要一出现,就会带着轻症患者练习健身操强身健体。
  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医护人员看起来都是一样的。王嘉铭总会自我介绍:“我们是株洲医疗队的。”患者听到这句话,总会感激地朝他点头。
  感动
  “在黄冈体会到中国力量”
   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株洲医疗队在黄冈累计治愈出院患者74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危重患者5例。所有队员实现了零感染。
   戴思智介绍,在黄冈的五十多天,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的强大。
  “刚开始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硬件根本没到位,这对于医生来说,是破坏性的打击。但是,也就在那么一两天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就开进了黄冈。那个时候,你就能强烈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人民的风雨同舟、每个人的点滴付出,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浇灌着人们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决心,这就是疫情之下的中国温度、中国力量。”戴思智说。   
  开心
  《入院宣教》替换成《出院须知》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王嘉铭经历了将两位高龄危重症患者从生死边缘抢救回来的最忙碌夜班;见证了一对重症患者父子与医护人员、病友相互鼓励后,从抵抗治疗到痊愈的暖心时刻;还收获了“一个军礼”、一项广场舞技能、一声声感谢……
  “看到护士长把放置在病房最显眼处的《入院宣教》替换成《出院须知》的那一刻,是我在黄冈觉得最开心的时刻。”王嘉铭说。
  护理重症病人,每次气管插管、每次留置深静脉的时候,都是医护人员离病毒最近的时候。王嘉铭说,他也害怕过,但每次脑海里都会有两个声音打架,而最终胜出的一定是勇敢的那个。
  “有一个兵哥哥病人,身体素质很好,痊愈比较快。出院那天,面对送别的医护人员,他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嘉铭和“战友们”也弯下腰,给对方回了一个礼。王嘉铭说,在黄冈,他体会到了最好的医患关系。
  心愿
  “今后还想回黄冈看看”
  株洲医疗队队员、市二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乃文告诉记者,在黄冈工作、生活了五十余天,从开始时的不安,到迫切求战,再到淡然和平静,一切都是使命担当。
  张乃文告诉记者,对于绝大多数轻型和普通型病例来说,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心理疏导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减轻他们对疾病的恐慌,对家人的担忧,对事业等情况的担忧等,尽己所能缓解患者各方面的负面情绪。”
  2003年非典疫情时,市二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承担着株洲市疫情防控责任,张乃文当时也是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记者了解到,在株洲医疗队中,像张乃文一样,不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五十余天,从忙忙碌碌,到病区清零。面颊勒痕如沟,额头汗滴如豆,我们都无怨无悔。如今我们终于凯旋,但更期待明日:楚天荆地起歌舞,欢声笑语满神州。”抵达株洲后,张乃文告诉记者,眼下,解除隔离休养回家后,最大的愿望便是陪陪家里人。
  “黄冈人民的深情厚谊,让我很感动,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株洲医疗队宣传委员、省直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焦海禄告诉记者,他计划等疫情过后,再带着家人回到黄冈,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株洲晚报记者 杨凌凌)
▲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株洲分队队员合影 市卫健委供图
▲来自市三三一医院的队员
▲来自省直中医院的队员
▲来自市中心医院的队员
▲来自市人民医院的队员
▲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的队员
▲来自市二医院的队员

  上一篇: 战“疫”家书背后的“酸甜咸辣”,你品尝到了吗?
下一篇: 常德:践行雷锋精神 “志愿红”温暖战“疫”时刻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