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 闻  
《我们的旗帜·第二季》迎来收官:自信中国 青春力量
  发表时间:2018-10-29   编辑:彭团   来源: 湖南文明网
 

  湖南文明网10月29日讯(见习记者 余艺 通讯员 晓丹)由湖南省文明办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的系列专题节目《我们的旗帜·第二季》,10月29号18:00在湖南卫视《平民英雄》播出本季收官之作。

  大学生王亚州和杨思齐,将跟随中国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姜妍和湖北随州青铜编钟工艺大师项绍清一起工作,看看他们的青春与付出结出了怎样的硕果,对自己的人生路有什么启迪。

  【探索】博士生王亚州走近一线科研工作者姜妍

体验者王亚州走近中国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姜妍。图片来源:湖南卫视

  乙烯工业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日常生活穿的衣服、皮革、化纤、塑料所用的部分原材料都是乙烯。生产乙烯装置当中的心脏设备就是压缩机。长期以来,我国不能自主生产,这项技术一直被美国、德国、日本的公司所垄断。姜妍所在的沈鼓集团就是我国压缩机研发的第一线,06年研制成功45万吨级别乙烯压缩机之后,她带领团队接下了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研发任务。

  从45万吨到100万吨以上,这不仅仅是数量级的变化,机组的设计难度、制造难度都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姜妍没有退缩,迎难而上。没有任何资料借鉴,只能靠自己往前摸索。期间经历过机器停车,材料问题,外壳尺寸不对应等各种困难,许多在过去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先后都被姜妍和她的团队“踩”在了脚下,2012年我国第一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试车成功,技术封锁的壁垒,终于被打破,直接为国家节省几十亿美元。跟随姜妍学习,王亚州看到了一线科研工作者工作的意义。

  一台广东定制的压缩机出了问题,成千上万个零件,姜妍对着图纸和设备进行对比,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零件密封圈,大了零点几个毫米的厚度。这让王亚州很是佩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根本看不出有任何问题,而常年在一线,知道加工过程哪里容易出现问题,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常年累积,才成就了今天的姜妍。

  【传承】大学生杨思齐走近民间工艺大师项绍清

体验者杨思齐走近湖北民间工艺技能大师项绍清。图片来源:湖南卫视

  学传媒专业的杨思齐对如何做好中外交流充满了困惑,她将体验湖北民间工艺技能大师——项绍清的生活。项绍清是湖北省民间工艺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编钟行业标准》首席制定专家,历时27年,已经全面掌握了古代青铜编钟发展历史、制作技术,重现了消失千年的编钟古乐。

  1978年项绍清亲眼目睹世界地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当时的他被如此高超的青铜礼乐器震撼到了,从那开始他就投身于编钟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就是想把随州延续千年的编钟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这一干就是三十年,这三十年里他待在办公室的时间比在家多,熬夜撑了家常便饭,不是翻阅厚厚的书籍,就是自己去研究已经出土的青铜编钟原物,不懂的就去请教考古、音乐专家,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他把曾侯乙编钟一比一复制了下来,她从一个不懂音乐的年轻人成为了一个民间工艺技能大师。

  杨思齐去到了项绍清复制编钟的示范基地,跟随项绍清参观了编钟的的所有制作流程,并亲自体验了中间某一个小部件的制作,她觉得项绍清尽管在这份工作上已经做了三十年了但还是很认真细心,她问项绍清是怎么看待这份工作并坚持下来的,项绍清告诉她,这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也是初心不改,就是想将中国最好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上一篇: 株洲:打造“俏模样” 石峰区推进美丽社区建设纪实
下一篇: 【心声】“大地活雷锋”赵亚夫:让农民致富有奔头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