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图说文明  
儿歌里有皮影戏 把浏阳文化唱给孩子们听
  发表时间:2018-03-27   编辑:何佳玲   来源: 湖南文明网
 

 

小朋友们在观看浏阳皮影戏演出。摄影 彭红霞 

  孩子的童年是唱出来的,不管是牙牙学语时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还是追逐嬉笑时的“月亮粑粑,坐个爹爹”,回忆起来,总在心头跳跃。儿歌不但能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还能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

  “我觉得站在孩子的视角来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也会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3月26日,浏阳人肖雯谈起她用儿歌形式唱作“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时,直言想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栽一朵花”,让孩子们边唱边长大,越成长越芬芳。

  让童年的快乐更朗朗上口 

  肖雯,家住浏阳市罗家坝,已经步入中年的她是一名普通文员。在工作之余,她有一个梦想,想把自己儿童时代的经历“唱”出来。

  “我是2015年开始尝试着创作儿歌的。”肖雯介绍,相比当下孩子们的童年,她觉得自己的童年更加欢乐,更加丰富多彩。“唱儿歌、跳皮筋、跳房子,都比网络游戏有趣多了。”肖雯说,她创作的初衷是希望交流两代童年,让当下的孩子也能体会到父母童年时候的那种快乐。

  可是作为一名办公室文秘,肖雯的创作之路并不容易,她没有专业的作词知识引导,修改总是不如意。直到2017年,有人提醒她说:“你的作品是否融入了自己的影子?”这句话让她茅塞顿开。交流童年就要选代表,自己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当初感受到的快乐是怎么来的?那些跳橡皮筋、扔手帕,还有她最喜欢的“皮影戏”,不都是灵感吗?

  相比其他小朋友,肖雯的童年和“皮影戏”非常有缘。她小时候住在原浏阳剧院,父亲又刚好是浏阳市花鼓戏剧团的舞美,一般孩子很难接触到的“皮影戏”,几乎成了她童年的主打。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父亲加班制作道具,将一幅皮影人像带了回来,原本只能远距离观看“皮影戏”的她,对这幅皮影人像爱不释手。第二天她更是操作着提线,和院子里一众孩子们玩得风生水起。

  “当时与小伙伴操作‘皮影戏’的分享,和如今与孩子们传唱儿歌童谣的分享,都是在传递快乐啊!”肖雯说,她将这种心境重新融入到作品中,写出“孩童乐,笑声起,台前幕后影子里,一人能演一台戏”的歌词,她只愿自己快乐的童年能够重现,只愿如今的孩子们也能体会到“皮影戏”带来的乐趣。

  没想到一举成功!肖雯的作品《皮影戏》荣获2017年长沙市儿歌童谣征集大赛一等奖,同时受到著名作曲家殷景阳的青睐,日前已经谱好曲子,正在传唱。

  让浏阳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咚咚呛,咚咚呛,敲起锣,打起鼓。手中线,轻轻提,光与影,真神奇。孩童乐,笑声起……”这首获奖作品《皮影戏》旋律轻松又欢快,由孩子们演唱出来非常流畅。业内人士纷纷评价,传统作品的儿歌少之又少,这种怀旧情怀的童谣更是珍贵!

  据悉,“浏阳皮影戏”在明代初期就初具雏形,集剪纸、绘画、雕刻、戏曲艺术等于一体,极具原生态古朴气质,如今“浏阳皮影戏”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皮影戏》获得成功后,肖雯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今的孩子们对父辈的童年文化有什么想法呢?能否借儿歌,将浏阳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呢?对此,《皮影戏》作曲者殷景阳表示,已谱曲的儿歌正在学校等地方传唱,反响非常好,许多孩子们通过儿歌完成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启蒙。

  在第一首作品《皮影戏》出炉后,肖雯已经接连创作了《竹马灯》《菊花石》《浏阳夏布》等作品,她的梦想不仅仅是想让孩子们把童年唱出来,更希望经孩子们之手,把文化传承下去。“我觉得每一位文艺创作者,都饱含着对故土的深情。”肖雯说,她最开始的作品以浏阳特有的文化元素为主。

  “以儿歌形式传唱浏阳传统文化,值得点赞。”浏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立表示,市文明办每年都征集儿歌童谣作品,因为儿歌浅显易懂,童趣十足,肖雯将儿歌和“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这种创新能让孩子们在歌谣中耳濡目染,让孩子们的童年乐趣更加丰富多彩,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相关链接 

  你还记得你唱过的儿歌吗? 

  过往的文化不过时 

  每年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如今的孩子们都在唱些什么儿歌呢?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小朋友时发现,许多小朋友认为“儿歌”是幼儿园才会教唱的歌曲,上小学以后的孩子们都开始喜爱流行歌曲,并且都会唱上几首。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你还记得你唱过的儿歌吗?充满童趣的儿歌经久不衰,但如今,许多不满十岁的孩子们唱着各种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流行歌曲,让人倍感违和。

  “有些儿歌确实脱离了如今的社会实际,让孩子们有些陌生。”肖雯认为,过往的歌谣如“拔萝卜”“丢手绢”等等,很难再切合当下孩子们的喜好,更遑论获得孩子们的共鸣。可是孩子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如果不能有与之相应的儿歌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将是一件多大的憾事!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题材作为儿歌主题,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吗?

  对此,肖雯表示,事实证明,作品在传唱过程中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这也让她十分欣慰。“皮影戏”“竹马灯”“菊花石”等等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已经在重新生长,焕发新的光彩。这些文化虽然是父辈童年的记忆,看似离孩子们很远,但在各种“送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依旧广受孩子们喜爱,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依旧。她所做的,就是将这些传统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唱,让孩子们在儿歌的耳濡目染中长大,越来越接受、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稿源:浏阳日报 记者张玲)

  上一篇:
下一篇: 衡阳衡南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节开幕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