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图说文明  
发现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聆听非遗“行者”的故事
  发表时间:2017-12-18   编辑:何佳玲   来源: 湖南文明网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与风格。 

  物华天宝的株洲,尽管建市历史不长,但也孕育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13项、市级58项,它们是株洲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也是株洲文化的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明确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非遗的保护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的重视、支持和着力推动,更与那些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倾尽一生心力的传承者和文化人息息相关。 

  回望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发现株洲非遗之美,也关注那些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保护之路上的“行者”,聆听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分享他们的艰辛与收获…… 

  坳头村有条香火龙 

    

舞动香火龙,祈盼幸福年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舞火龙,放烟花,火光将周围的群众映得通红一片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香火龙表演首先是给龙点香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除了舞火龙,还有自制灯笼可以看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村民们在插香制龙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村民们举着香火龙挨家挨户的去表演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点着的香火龙,阵阵香烟随风飘动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在炎陵县下村乡有那么一个“坳”,坳里有一个村,名为坳头村。每年春节,那里会举办隆重的“香火龙”活动,为村子里居民祈福迎新,也让小小村庄沸腾了起来。 

  正月初二夜间,长长的“香火龙”摇头摆尾徐徐而动,乐师、鼓手跟随其后,一时间锣鼓喧天、流光溢彩,红红火火地涌向坳头村70多户居民。“龙”游整村,意在驱除陈年的浊气,祈求来年龙腾吉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香火龙”身由稻草扎成,上面插满点燃的香。龙舞得越快,香火越亮。刹那间,火光飞腾,如条条火龙,穿透夜空,又恰似繁星点点,煞是壮观。 

  每当“香火龙”进入堂屋,先是“龙”拜神龛,而后在坪院扭绕,穿梭,翻转,钻窜,舞龙师傅踩着龙乐节点,一挪一闪,一左一右,火龙劲舞,香火成线。此时,火龙跃腾、锦鲤伴舞、鞭炮齐鸣、烟花绽放,一片祥和喜气之像。 

  鞭炮声中,一户接着一户“接龙”,乡亲们一路跟随,边看香火龙表演,边互道新年祝福。星星点点的香火,照亮了这山村的夜,也照亮了所有村民的心。 

  坳头村的“香火龙”是炎陵“三人龙”的一种。相传,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丰收在即,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了驱虫禳灾,炎帝教人用稻草、艾叶扎成火把,夜间行走田边地头,飞虫逐火即失。发展到现今,炎陵“三人龙”有白天表演的“五彩布龙”和夜间表演的“火星龙”“香火龙”等。 

  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神农祭典、时令节庆、寿丧嫁娶、乔迁新居,处处可见,显得格外重要,所以,“炎陵三龙”在民俗以及文化体育等活动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它也成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炎陵县宣传部提供 谭清云 谭浩瀚 整理 温琳 实习生 王晓琳/文) 

 


 

  刘双喜和他的漆画 

 

刘双喜正在进行漆画创作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刘双喜正在进行漆画创作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一笔一划,有独特的章法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刘双喜的户外写生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村里的一处粮仓,在漆画的装饰下格外精致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刘双喜在尝试新的绘画方式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几罐油漆、一块白布、一只画笔,凝思、构图、起笔,不用多久,一幅牡丹图跃然布上,笔触细腻、色彩丰富、逼真生动。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农民,凭着对图画的挚爱,用油漆刷画出一幅幅精彩的画作。 

  推门走进刘双喜的工作室,房间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油漆画,山水花鸟、神话人物、现代人物肖像,一下进入了一个色彩的世界。 

  刘双喜出身贫寒之家,只读了几年学,16岁那年,他被家人送去学油漆。他的老家有用漆在家具、房子作画的习俗,而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还是学徒的他没事就拿着油漆刷子“乱刷乱画”。做油漆活时,凡看到庙宇、祠堂和别人家里有什么神怪故事画,刘双喜就开始琢磨其画技和神态的表现手法,并临摹下来,晚上回家练习和琢磨,常常画到凌晨二三点钟。 

  “漆中有艺、艺中有漆,生漆不仅能装饰器具,也能成为绘画颜料。”为了能学习漆画的技法,刘双喜到处拜师,油漆匠人、美术老师他都虚心求教。刚开始他只是信手涂鸦,慢慢地他学会了构图、布局、色彩运用等很多绘画技巧,为了搜集漆画素材,他还走家串户,把方圆十几公里的地方都跑遍了。 

  慢慢地,刘双喜在当地小有名气了。他画的油漆画人物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且耐水洗,保管时间长,很多人都请刘双喜在墙壁、玻璃和布上画画。通过他的努力,2008年,株洲县刘双喜漆画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想把漆画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刘双喜说,现在他除了画画的内容不断扩展外,还不断尝试新的漆画方式,如油漆装饰画、油漆工艺品等,让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绽放出新的艺术魅力。(株洲日报记者 谭清云 谭浩瀚/摄 温琳 实习生 王晓琳/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浏阳市开展校园戏曲进社区活动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