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湖南好人候选人  
刘石林:岳阳乡村老人用一生守护屈原之魂
  发表时间:2023-12-12   编辑:刘仁军   来源: 岳阳市文明办
 


  刘石林,男,汉族,194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这一辈子,他与屈原结下不解之缘,从在屈子祠重建工地上管理杂事,到后来靠刻苦钻研,成为泥土中长出来的“屈原学专家”,从“崇敬屈原”到“走近屈原”,这位乡村老人将屈原作为一生的旗帜,也用一生守护着屈原之魂。刘石林曾获建国六十周年汨罗最具影响十大人物、汨罗市第三届道德模范、2023年第三季度“岳阳好人”等称号,其论文《〈哀郢〉析疑》收录全国《九五优秀论文集》、专著《读骚拾零》获评湖南省第十五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耳濡目染,自幼崇敬屈原

  1942年,刘石林出生在湘西南一座偏僻的小县城,几年后随教书的父亲迁居汨罗。当时居住的阳家墩,地处汨罗江畔、屈子祠西,自那时起,他便听着当地流传的屈原故事长大。

  每到端午,不远处的汨罗江上龙舟竞渡,老一辈的乡民则站在岸边,将粽子抛向江中,口中呼唤着屈老夫子。老人们虔诚的神情、苍凉的呼声成了刘石林对屈原的最初记忆。

  后来,刘石林就读的阳家墩小学迁入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大厅中悬挂着一幅头戴高冠、身着宽袖袍服、面目清癯而腰佩长剑的古人画像,学校老师翁懋仁指着画像告诉学生们,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课堂上,翁懋仁老师经常给学生们讲授屈原爱国忧民的故事,课后就带领他们在屈子祠屈原神龛前纪念屈原,来到玉笥山和汨罗江边,寻找屈原的遗迹……

  耳濡目及,文化的种子,在刘石林心中,早已种下。

  初中毕业后,刘石林上了三个月的高中,因家贫辍学回乡务农,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生产队出工之余,他坚持自学、写作,对有关屈原的书刊更是爱不释手,渐渐地成了当时公社里有名的“秀才”,被聘为不脱产的公社文化辅导员,这也让他有机会参与到后来的屈子祠修缮中。

  从此,刘石林与屈原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守护古祠,留住一方记忆

  由于历史原因,屈子祠的建筑构件不少散落民间。于是,刘石林挨家挨户走访寻找。雕花木槅门、木杆栏、联匾……只要发现是祠内的构件,他便想尽办法扛回屈子祠。

  1978年,汨罗当地加强了对屈子祠的保护,刘石林被派往祠内居住,同时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当地,屈子祠俗称“汨罗庙”,熟人也戏称他为“庙祝师”。

  那时屈子祠水、电、路都不通,刘石林只身一人,只有一位同乡农民偶尔上山来与他聊天。白天,刘石林深入村民家搜集相关祠产线索,动员村民返还搬入家中的祠产。入夜,万籁俱寂,树林中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阁楼天花板上老鼠吱吱追逐,昏黄的煤油灯下,他认真勾画古建筑图形,整理缺略明细。

  经过几年的努力,1980年,修缮一新的屈子祠正式对外开放。“当时有好多人过来,五湖四海的都有,我真的好高兴。”刘石林回忆道。

  上下求索,追寻屈原精神

  屈子祠重建后,刘石林在祠内办公的同时,也为游客做一些简单讲解。刘石林刻苦研学屈原文化,源自一次糟糕的讲解经历。

  “屈原所在的楚国,迁了几次都?都城在哪里?”几位湖北游客的提问,让刘石林发了懵,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屈原以及那段历史的了解却只是皮毛。

  此后,只上了三个月高中的刘石林,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开始全面了解屈原。日积月累,对于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刘石林都能作出让他们较为满意的回答。

  1985年,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上,刘石林带着论文《屈原投汨罗考及其他》参会,“非主流”的写作手法让众多学者眼前一亮。有学者评价:“全文朴实无华,充溢着田野的芬芳,令人耳目一新。”2002年刘石林当选为中国屈原学会理事,2013年他被公布为岳阳市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辞专家周建忠称其为当代“屈学八怪”。

  40余年来,刘石林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收入《楚辞研究》中;曾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屈原学集成》的策划与撰写,应邀赴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端午,刘石林异常繁忙,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配合之余,这位81岁的老人希望每天也能拿出时间,在屈原文化的“学海”中继续探索。在他看来:“能研究屈原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湘滨:娄底七旬老兵退伍不褪色 积极投身红色宣讲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