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永州九旬老人信守承诺守护红军墓74载
  发表时间:2022-05-12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永州市文明办
 

 

  蒋明荣,男,1932年6月出生,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山峰村四组村民。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述三峰山红军战斗的故事以及村边红军墓的由来,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红军的光辉形象,渐渐地就把红军当恩人、亲人。从记事起直到现在,每年的清明节或跟随祖辈父辈,或带领儿孙为无名红军墓垒土、拔草、祭拜,以告慰英灵。从爷爷那辈算起,到如今,一家四代已接续守护无名红军墓88年。今年90岁的蒋明荣,1948年,16岁的蒋明荣见爷爷年事已高,便从爷爷手中接过看护红军墓的接力棒,牢记嘱托,一守就是74年。其感人事迹先后被新华社客户端(2021年4月)《湖南日报》《永州日报》刊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红军苦啊,他们的安息地要守护好!” 

  程义家村,系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一个瑶乡自然小村落,90来户村居散落在三峰山脚下高高低低的小岗坡上。这里有茂密的竹林、树林,有肥沃的田地,有清澈的溪流,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站在村口就可以看到远处矗立的三峰山主峰。蒋明荣就出生在这个充满灵气的小山村里。蒋明荣从小就听爷爷讲述红军的故事,特别是三峰山激战的故事让他记忆犹新。 

  1934年11月27日,为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从全州、兴安间渡过湘江,中革军委电令“不惜任何牺牲攻占三峰山。然后,向灌阳、兴安前进。”命令红八、红九军团挺进千家峒攻打国民党桂系军阀扼守的三峰山隘口。红八军团在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毕占云的带领下强攻三峰山,由于扼守隘口的桂军居高临下,又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有飞机从空中投弹扫射。而红八军团只有三分之一的作战人员有枪支,其他人员都是扩红时参加的红军,手里只有梭镖和红缨枪,没有防空武器,重武器又很少,尽管红军战士英勇无比,但是,面对桂军强大的火力,还是未能攻克三峰山隘口。11月28日凌晨,中革军委只好紧急命令红八、红九军团改道从大溪源进道县入广西。但红军强攻三峰山的战斗,有力地牵制了桂系国民党军队,间接地掩护了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红军强攻三峰山,是红军长征过境江永时战争规模最大、场面最为激烈、进攻最为艰难、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战斗。 

  那时,红军三峰山战斗前沿指挥部就设在程义家村,村民把祠堂和一栋书院让给红军居住。后续部队又进驻不少红军官兵,村民便把 

  房间腾出来,地上铺上干稻草让给红军官兵们睡觉。战斗即将打响,村民赶紧制作担架,有的还自告奋勇上山带路当向导,家家无闲人。 

  “当时已入冬,天寒地冻,气温很低。红军战士扛着枪,搀扶着伤员,迤逦而来。绝大多数红军战士身上只穿着两件单衣,鞋子破烂,有的甚至穿着草鞋,但他们的战斗意志极为坚强,面容坚毅,不喊苦不喊累……他们纪律严明,从不私自拿老百姓的东西、用老百姓的东西,就算喝一口水也是礼貌地讨要。” 

  后来,由于几倍于红军的桂军顽固扼守三峰山隘口,战斗十分惨烈,许多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魂长眠于青山绿水间,轻重伤员转移到程义家村。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医疗设备简陋,3名红军伤员没能挺过第二天。部队接到上级紧急转移命令,村民只能将牺牲的3名红军战士掩埋在村边的银杏树下。由于安葬匆忙,来不及立碑,从此村边就多了三座无名红军墓。 

  “红军苦啊,他们的安息地要守护好!”爷爷暗地里多次对蒋明荣说。红军的故事,爷爷的话语在蒋明荣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红军是了不起的人,他们是老百姓的恩人、亲人”成了蒋明荣最初的信仰。同时,守护红军墓地也成了他铭记于心的使命。 

  “哪怕杀头也要保护好这块红军墓地!” 

  领过红军分发稻谷、猪肉的瑶民周春芝说:“反动派造谣说红军杀人放火,原来杀的是地主恶霸,烧的是关押穷人的碉堡、炮楼。共产党开仓放粮,救济的是穷苦百姓。”周春芝(1910--2012),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地主家当过保姆,七、八十年代任村妇女主任,是蒋明荣的伯娘。蒋明荣成年后,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的伯娘周春芝说的“哪怕杀头也要保护好这块红军墓地!”这句话就是周春芝在守护红军墓的坎坷经历中多次嘱托蒋明荣的。 

  红军走后,常有地方民团“铲共义勇队”进村杀人放火抢东西,周春芝则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看护红军墓,白天在墓地周边转悠,防止有人乱铲乱挖。每到清明节,周春芝约上几名村民,趁着夜幕,悄悄来到红军墓前祭拜……由于村民不敢给红军墓添土,几年后,红军墓慢慢降为了平地。 

  解放后,蒋明荣在伯娘周春芝的影响下对红军、三峰山战斗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加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守护红军墓的行列。伯娘周春芝多次对他说“这是红军墓地,不能乱动!”“哪怕杀头也要保护好这块红军墓地!”这话渐渐地在蒋明荣的心里扎了根。 

  由于周春芝忙于家务和村公所的事物,难有空余时间,于是守护红军墓的任务基本上落到了以蒋明荣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肩上。村里一些村民要把集体的稻草堆放在红军墓上,蒋明荣极力劝阻,据理力争;有村民把耕牛拴在银杏树上,牛蹄肆意践踏红军墓,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诫村民,并动手把耕牛牵走栓到远离墓地的地方。特别是1966年6月“破四旧”期间,有个别激进的村民把红军墓所在地“开荒”出来准备种庄稼,蒋明荣知道后急忙赶到现场阻止。在当时,他的言行遭到了一部分村民的耻笑,但他依然坚持阻止,脸红脖子粗地与村民辩论。后来,在村公所的干预下才制止了事态的发展。此后的岁月里,蒋明荣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向村民、年轻后辈讲述红军和红军墓的故事,其中讲得最多的还是“这是红军墓地,不能乱动”“哪怕杀头也要保护好这块红军墓地”。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再也没有发生侵占红军墓地的现象。在蒋明荣的宣传、影响下,无名红军墓的故事深入人心。村民们认为“红军就是老百姓的部队,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三名烈士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尽管墓地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但子子孙孙都不在这里建房,不开荒种地。”如今90岁的村民蒋明荣说。 

  “三座坟头就是三峰山!” 

  现在,程义家村——这个藏在深山的小山村,朴实的瑶乡村民们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说到蒋明荣老人无不交口称赞。 

  村民谭丽华说:“我1976年嫁到程义家,多次听他讲三峰山战斗和红军墓的故事,叮咛我们时时刻刻要牢记红军恩情,保护好红军墓。他还经常教导我们年轻一辈如何管好自己的家人,不要偷奸耍滑,不要打牌赌博。” 

  “老人很慈祥和气,乐于助人,无论请他帮忙做事,还是问他农作物方面的事,他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只要你一说起红军墓的故事,他更是滔滔不绝。”1981年从宁远县嫁过来的邓苏姣满脸含笑地说。丈夫杨基学也说:“我就是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多次陪同老人一起给红军墓修葺、垒土、祭扫……” 

  村民何小丹,2000年从广西灌阳嫁到程义家村,从蒋明荣老人嘴里就听到很多关于红八军团先锋队从道县祥霖铺进入江永后,在上江圩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用来堵截红军、关押瑶汉穷人的两座碉堡,镇压欺压瑶汉民众的地主土豪,把地主的两头猪杀了,并开仓把地主家的稻谷和猪肉分给穷人的故事,以及关于三峰山战斗红军的事迹,深受感动。她与蒋明荣老人远嫁广西的小女儿一直保持联系,多次受托与老人一起,每逢清明时节给红军墓扫墓、垒土。她说:“老人的儿女跟他们的父亲一样,一个个都是好人,是我学习的榜样!”“老人守护红军墓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我,也让我真切感受到‘没有以前的红军,就没有现在我们的好生活!’” 

  如今90岁高龄的蒋明荣,虽然听力不好,但身体还算硬朗,每天必不可少的事就是一早一晚走到红军墓所在的地方转悠、凝望。或拿一把扫帚仔仔细细地把那条通往红军墓的村道,扫得干干净净,一 

  尘不染;或蹲在坟头拔拔草,垒垒有些松动的砖头;或坐在银杏树下喃喃自语,似在与墓中人聊天……他还时不时拿着扫帚、撮斗打扫村活动中心、祠堂前的空地。每逢周边学校的少先队员来墓前凭吊红军烈士,他必定到场给孩子们讲讲红军的故事、无名墓的由来。每到周末,村里不用上学的小孩子,时刻缠着他,听他讲三峰山战斗、红军长征的故事,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三四岁,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眼里闪着晶莹的光芒! 

  老人的三儿两女就算现在远离家乡在外务工,或远嫁外省外地,都和老人一样,老实本分,勤于做事,都继承了老人良好的品性和家风。每次女儿回家看望父亲,临走时都要到红军墓前祭拜一番。每逢清明节,蒋明荣老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儿子蒋建全、二儿子蒋美全、三儿子蒋志全以及孙辈男丁给三座无名红军墓拔草、垒土、烧纸钱…… 

  蒋明荣老人目睹县委、县政府已经建设了三峰山战斗红军纪念碑和千家峒红色文化展览馆,听说正在规划修缮这三红军墓和如何保护三峰山战斗遗址,非常激动。近几年总是对留守在家照顾他的大儿子蒋建全说:“红军是我们的亲人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要好好过啊!”“他们没有享到福,我们现在享大福了!”“三座坟头就是三峰山!”他嘱咐儿子们一定要把红军墓的故事说给孙子们听,要把守护红军墓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三座坟头就是三峰山!”老人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多么深厚的哲理啊!红军精神就像三峰山的三座主峰一样高高矗立,永不磨灭,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怀化铁路民警多次冲进火海救出4名老人和小孩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