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湖南好人候选人】株洲“扁担院长”13年为40位五保老人撑起温馨的家
  发表时间:2019-09-04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株洲市文明办
 

  孙友余,男,1954年10月出生,他2006年开始创办南阳桥乡敬老院。建院起,为了让老人吃好、过得快乐,他不论寒暑,总是挑着根扁担带头在田间地头劳作,为老人们搭建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戏称他为“扁担院长”。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撒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从村干部到敬老院院长,他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化作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无私奉献的赞歌。

  抓实干改面貌

  “一”横着是一根扁担,竖着是根标杆,躺着是条道路,作为敬老院一把手,孙友余虽讲不出这些套套,但他以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的精神将这个大写的“一”演绎得淋漓尽致。消瘦的他,用刚毅的肩膀挑起了40位五保老人的生活起居。

  2006年9月,破旧萧条的早禾冲小学挂起“株洲县南阳桥乡敬老院”的牌子,当时院内只有一栋陈旧的两层砖混楼房,办公室两张破桌椅,一台18寸旧电视机、一间猪栏、几块长满杂草的菜地,另加23位满面愁容的五保老人。怀揣仅有的3000余元启动资金,孙友余这个拼命三郎从何下手?干,脱下鞋袜,赤膊上阵,他开始了创业强院之路。孙友余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院里的割草、剪枝,换灯、换锁,清淤、打扫等琐事,他也从不请工代劳,都是自己带头,带领工作人员一起干。一块块菜地被开发,和着汗水的种子破土而出,菜地绿了,希望有了。有希望就有美好的未来。冬去春来,院里的各项工作在他和同事的精心呵护下,像婴儿一般逐渐长大成熟。敢作敢为,从不服输的孙友余临难受命,用智慧和汗水奏响创业之歌。苦熬不如苦干,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代务农作田弄土的孙友余头脑里没有当院长的荣耀,只有带头做事的责任。早上起得最早,晚上睡得最晚,中午别人休息他还在浇菜。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服在心里,部分身体稍好的老人也自觉加入到劳动队伍中。孙友余便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和劳动技能划分劳动小组,布置工作任务,辅以适当奖励,提高老人们的劳动热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五保老人都热爱劳动。他们用汗水改变了环境也改善了生活,街坊邻里一提到孙院长无不挑指称赞。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收获肯定源自坚持不懈的付出。孙友余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但是他并没有迷失在成绩和荣誉之中,仍然一如既往,更加卖力的为老人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十年如一日,他总是院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那一个。

  如今的南阳桥敬老院像座小公园,整洁的院落,水面游弋的鸭群,偶尔跃出水面的红鲤,山坡上绿荫掩映下银光闪闪的太阳能,加上满面春风的老人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卷。

  用真心换笑容

  铮铮铁汉,爱心绵绵。孙友余为提高住院老人的幸福感可谓殚精竭虑。自建院起,孙友余定下“五自”方针:蔬菜自种、吃肉自喂、吃鱼自养、吃蛋自产、水果自供。既为院里节省资金,更重要的是保障了食品安全,五保老人经不起折腾。有道是“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为了实现“五自”,孙友余总是起早贪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做事在前,收工在后,苦活难活他包下。看到绿油油的蔬菜、满栏的肥猪、成熟的西瓜,鸭飞鱼跃的池塘和五保老人幸福的微笑,孙友余乐在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只有鬓角的根根白发在无声诉说他的辛劳。在2009年的除夕凌晨两点,院里张氏老人突感身体不适,孙友余接到消息后,连夜租车将这位老人送到县一医院看病治疗,自已也在医院陪老人过了一个除夕。院里五保老人刘申龙平日爱喝点小酒,2012年9月醉后摔倒成植物人,医院放弃治疗,孙友余不嫌不弃接回敬老院,先是自己接尿擦屎陪护,后不惜每月花费千元请专人护理,直至去世。刘申龙的亲属心生感激自愧不如。2012年11月5日,眼睛不亮、讲话不清的智障老人曹纺炎弄丢身份卡外出迷路失踪,孙友余5天5夜没合眼,茶饭不思,“不惜一切代价寻人”。组织工作人员及周围村民30多人,出动5、6台面包车对周边及醴陵交界的几个乡(镇)展开地毯式寻查,张贴寻人启事200多份,通过醴陵电视台发布寻人广告,办法用尽,主意想绝。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醴陵106国道附近找回几近虚脱泪流满面的老人。附近村民交口称赞:“不是孙院长舍得本寻,这老头子怕是回不来了,还是敬老院好哇”。

  把敬老院建成一个“家”,让老人们有家的归属,是孙友余的追求。入院的老人,大多数无儿无女,在心理对家有强烈的渴望,但又缺乏经营家的经验。孙友余看准了这一点,他把家的理念渗入到每项工作中去,致力于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指数。平时老人们有个三病两痛,他比儿女还孝顺。在他心中,生命是宝贵的,没有贵贱之分。他根据老人的生活需求,为院内老人每月发放零用钱和水果、食品,节日加菜发钱(老人节100元,春节200元);为保证老人外出安全,院里为每位老人定制身份卡片,印有敬老院联系方式,确保老人外出迷路不丢失;他及时化解调处老人间的矛盾,耐心劝导不武断,交之以心,动之以情,尊老敬老,有口皆碑。在孙友余的带领下,院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工作人员都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中的一员。

  孙友余像一个出色的导演,将平日性格孤僻古怪的五保老人调理得乖乖听话,做事时各司其职,种菜的种菜、喂猪的喂猪、晒蕨的晒蕨、喂鸭的喂鸭、捡蛋的捡蛋,有分工,也有合作;休闲时,吹打弹唱、打牌、钓鱼尽情玩,不亦乐乎!活跃了气氛,增进了团结。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温馨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基调,民主成为这个“家庭”的主旋律。

  以务实促发展

  舍小家顾大家,事业重如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句名言:“我不在实验田里,就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而对孙友余来说,没在敬老院便在去敬老院的路上,伟人与平民惊人相似。虽然与家相隔不到1公里,孙友余一年365天却有340天以上值守敬老院,大年三十也要中午先陪好老人过年再赶回家团聚。为了心中深情的牵挂,他以院为家,没日没夜地操劳。院内管理井井有条,任务到人,职责分明,厨房餐厅洁净照人,连猪栏也冬有暖器,夏有风扇。院内的一切使人领略到当家人的精明细致。敬老院的房屋年岁久,瓦片和檐条不同程度腐朽,2010年至今,敬老院累计投入300余万用于整体翻新及更换、添置设施设备;为缓解院里住房紧张与入院需求日增的矛盾,院里重新规划新建一座两层住宅楼,同时将现有厨房、餐厅(一层)升至两层,两项可增加30间房屋,达到100个床位,实现规模化运作。谈到未来,孙友余如数家珍,并为之积极奔走呼吁,潜心招商引资,一副“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架式,脚踏实地不虚浮,保持本色。

  38年基层工作经验,孙友余可谓资历深厚,他本人先后获评省孝亲敬老之星,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株洲人物”,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几次代表基层干部在县三级干部会上作经验发言。然而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懂世故圆滑,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不图吃喝、不讲究穿戴。他坚持说本色话、干本色事、做本色人。这就是孙友余,为工作、为他人、不计得失,竭诚奉献。鲁迅先生尊尚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就是这种人吗?

  上一篇: 永州最美军嫂用人间大爱呵护中风丈夫26年
下一篇: 怀化小伙悉心照料做奶奶贴心“保姆”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