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 闻  
长沙芙蓉区举行"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主题活动
  发表时间:2021-09-11   编辑:彭团   来源: 湖南文明网
 

活动现场。视频来源: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表彰现场。图片来源: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芙蓉区2021年新进教师代表共同朗诵《芙蓉教师宣言》。图片来源: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又是一年收获季,正逢丹桂飘香时。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举行“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现场通过情景剧、故事讲述、朗诵等多种形式展现了芙蓉教育人扎根校园、甘做人梯的高尚品格和风尚,同时通过表彰先进典型,向优秀教育工作者致敬。
  现场,情景剧《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生动讲述了芙蓉区麻阳教育扶贫管理团队对口帮扶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二锦江小学的故事;《我的支教日记》将芙蓉区溆浦支教团队的事迹搬上了舞台,展现了芙蓉教育人在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无私大爱和奉献精神;芙蓉区创新团队式教育精准扶贫,奏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乐章,让更多人享受到芙蓉“幸福教育”的优质资源。
  从“疯女人”到“天使”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二锦江小学校长朱志湘,有“全国名校长”之称,她和王蓉、陈薇组成的帮扶管理团队缔造了麻阳小学教育的“传奇”。而她们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状态又被大家戏称为三个“疯”女人。
  朱志湘带领帮教团队运用“城乡一体化”管理方式,秉承“为民族复兴培育英才 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把芙蓉区先进教学理念用于日常实践,着力在学校规范管理、师资培训、教学质量、思政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施精准有效帮扶,推动学校迅速发展、好评如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苗乡群众心目中的“优质校”、学生和家中眼中的“放心校”、新闻媒体的“网红校”。
  抱着对教育的执着与投入,“疯”狂工作的朱志湘带领团队让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二锦江小学焕发新生,使苗乡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为之动容,而她们也从三个“疯”女人,渐渐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天使。
  学生眼里的“龚爸爸”
  龚川海是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横路村小学的一名支教老师,作为支教组唯一的男老师,在湖南省教育厅扶贫资助建成的村小开学之初,他主动请缨,深入深山。
  村小只有一二年级,一共十多位孩子,而老师暂时只有他一位,于是他承担了包括语文,数学,体育等所有课程。执教期间,他采取复式教学模式,教室里没有电脑,只有一块移动的黑板和粉笔。体育老师出身的他要教授语文、数学等科目,这极具挑战性,每天放学后他就坐在宿舍里备课到深夜。
  由于孩子们的家散落在山沟的各个角落,中午只能在学校吃饭、午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龚老师亲力亲为,给孩子们打饭、晒床单被套、拼接午睡的小床……一人包校,一人撑起一片天,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龚爸爸”,同事们喊他“龚校长”。他让山沟的孩子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用爱和责任诠释了教育的本真。
  “班主任坚守三十年”“夫妻双方从教三十年纪念奖”“首批教育世家”“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芙蓉区还对400多个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了表彰。他们或爱生如子,矢志不渝;或博学善教,润物无声;或尊师重教,向善崇德。“我很庆幸我和我的女儿能有教育基因和教育家风的传承。”舞台上时空对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深情演绎了三代扎根教育沃土的“教育世家”文越老师家庭的真实故事,深深触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弦。
  教育事业的“传承者”
  芙蓉区东郡第二小学骨干教师文越出身教育世家,兢兢业业从教31年。31年里,她做了7年班主任,19年行政,5年的一线思政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讲师。
  文越的父亲文中弼是一位拥有53年教龄的教师,从小学教到高中,从教师做到校长,后在长沙县教研室任党支部书记兼中学语文教研员,退休后又被长沙县政协长桥文化补习学校聘任为业务校长10年。文越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教38年,一辈子坚守乡村教育。而如今,她的女儿沈世佼也接过粉笔,成了祁阳县文明铺镇三官塘完小的一名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山村支教。
  薪火相传育桃李,教育报国践初心。文越一家三代就有六人从事教育工作,都抱着爱生如子的情怀和对教育敬业精业的执着,薪火相传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志为国家培育有用之才。
  活动最后,芙蓉区2021年新进教师代表共同朗诵《芙蓉教师宣言》,新一辈的芙蓉教育人将继续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持教书育人的本心,让芙蓉教育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芙蓉区历来尊师重教,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落实国家教育扶贫计划,先后为新宁、麻阳、溆浦等地输送了大批教育帮扶力量,帮扶范围不断扩大。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芙蓉教育,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朝着“芙蓉样本”现代化教育挺进,奏响优质均衡发展最强音。(来源:长沙市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秦颖) 

  上一篇: “护苗2021”专项行动为中小学秋季开学保驾护航
下一篇: 把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三道关口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