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 闻  
常德光盘行动:让“小餐桌”绽放“大文明”
  发表时间:2018-08-07   编辑:何佳玲   来源: 湖南文明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批示,振聋发聩地提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与此同时,民间自发的“光盘行动”蓬勃兴起,社会各界纷纷参与,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力遏制。 

  “光盘”流行,折射的是观念之变、风尚之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聚焦“光盘行动”,期待唤醒更多人的节约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让“小餐桌”绽放“大文明”。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服务员,麻烦你拿两个打包盒,我要打包!”7月26日12时40分,记者来到常德大道的四大碗生态餐厅,刚刚用完餐的常德市民陈莉正在将“剩余饭菜”打包。她对记者说:“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吃不完的这些菜都会打包回去再吃,浪费了可惜。” 

  记者在常德市城区走访发现,“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打包不再是丢面子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光盘”一族……一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清风扑面而来。 

  从点餐到餐后打包,人们文明用餐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政府和餐厅的大力宣传,也离不开自身观念的转变。 

  走进四大碗生态餐厅,墙上、餐桌上、包间门上“文明用餐”的标语随处可见。大门口“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海报、餐桌上“节约用餐、文明惜福、绿色饮食、健康生活”的宣传牌、包间门后“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标语等等,店长周建介绍,餐厅从开店以来就一直坚持在最显眼的位置、用直接的方式践行文明用餐的号召。 

  市民李洋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吃饭,她告诉记者:“我在点餐时,服务员还提醒我,根据人数来建议点菜的数量,像我们今天是5个人,服务员就建议我们点4个菜1份汤1份主食。这样挺好的,一起吃饭的都是熟人,也不用讲究什么排场,吃不完的我们还会打包回去。” 

  “这里还剩很多菜,牛肉火锅、排骨这些都是可以打包的,你们要不要打包盒,我去给你们拿。”餐厅服务员对一桌刚用完餐的客人提出建议。引导客人文明用餐,已成为服务员的工作之一。“提醒客人打包是我们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也把文明用餐纳入了服务员的基本培训中,避免浪费,厉行节约。2015年后,客人们文明用餐的意识渐渐形成了,来店里消费的客人点餐的分量一般都是刚刚好。”周建告诉记者,现在店里每个月最少要用1500个打包盒,生意好的时候可以用到2500个左右。 

  四大碗生态餐厅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行业自律、志愿者劝导和相关部门监督三管齐下,逐步完善激励和监督机制,确保“文明餐桌、光盘行动”落到实处。“文明用餐”正在常德生根发芽。(常德日报记者 徐睿 实习生 彭丹妮) 

  从泔水减少看光盘行动 

  前段时间记者常用餐的集体食堂停业整改了一段时间,恢复用餐后,食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烹饪间显得干净亮丽了许多,自助餐也改为由工作人员打菜。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这一小小的转变,带来的是光盘效益:剩饭剩菜少了不少! 

  近日,记者特地采访了食堂工作人员,问她改变用餐方式后是不是节约了不少。她作为经营者,说话有些保留:“还好,差不多吧,不是为了节省成本。以前有人在菜盆里挑菜,肉挑完了,剩下辣椒。来得早的人还能吃好,晚来的人就只有剩下的辣椒吃了。我们为大家打菜,只是想让大家都能吃得好。” 

  记者换了个方式提问:“以前常看见载有大大的黑色塑料桶的三轮车停在食堂外面,看上去像是拉泔水的,是来收走食堂的剩饭剩菜去喂猪的吧?最近,好像很少见到。” 

  “是。以前每天都来。现在一般都是周末来一次,所以你见不到。”工作人员在记者的引导下算起了剩饭剩菜量:“以前是他们每天自己带一个大桶来收走剩饭剩菜,现在是我们倒在外面的小桶里;以前每天要拉走这种小桶2个半桶,现在一周2小桶剩饭剩菜,来一次就可以了。” 

  根据她的叙说,记者总结道:“那就是以前每天有1桶剩饭剩菜,现在一周5个工作日只有2小桶剩饭剩菜,也就是5桶与2桶之差,一周减少了3桶剩饭剩菜。1桶差不多25公斤吧,一周就减少了75公斤的浪费。效果蛮明显啊。” 

  记者乘势给食堂工作人员讲了一些见闻:“我在好几个集体食堂吃过饭,都是自助餐,比如常德市旅游外事侨务局、气象局、水文局、安监局、市委机关等单位的集体食堂,用餐都很文明,除了光盘,每位用餐者还把餐具送到特定的清洗处,或是集中回收处。7月25日,我在市委机关集体食堂用中餐,发现其文明程度更高:排队领取餐具,排队打菜盛饭,用完餐餐盘里只剩下骨头、鱼刺、咸鸭蛋壳,或少许肥肉等吃不了的东西;餐具回收处设有3个器具,一个是装剩饭剩菜,一个是装餐具,一个是装用过的餐巾纸,用餐者将各自的餐具送到指定地点,并分类倒放垃圾和餐具,用餐后的餐桌也是洁净光亮,既实现了光盘、光桌,还实现了垃圾分类。”同时,记者建议食堂工作人员,可以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加强管理,适当引导,食堂用餐的文明程度会更好一些。她当即表示,周末就着手准备,周一效仿市委机关集体食堂的做法,让食堂更文明,让光盘行动更加有效!(常德日报记者 吴琼敏) 

  “光盘”,是对劳动的尊重 

  8月3日清晨,吴小毛早早地来到自己“开辟”的菜园里,浇水剪枝,娴熟而专注。 

  吴小毛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人到中年的她是半个养生爱好者,也是“光盘行动”的积极拥护者,喜欢粗茶淡饭,生活节俭却不失精致。 

  这些习惯的养成,源自种菜。 

  前些年,激素、农药等蔬菜不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为了吃上“放心菜”,吴小毛萌生了自己种菜的想法,地点选在了家住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肖伍铺社区的婆婆家。 

  干农活,对自幼生活在城市的吴小毛来说,还是第一次。育苗、播种、剪枝……虽然理论知识学了一大堆,可真要实践起来,吴小毛仍是手忙脚乱。碰到不会操作的环节,她就耐心向有经验的专家和农民请教,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地学。 

  越是学习、实践,便越是喜爱种菜这门农活。去年,她又在自家附近“开辟”了几小垄菜园,种上了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实现了生态蔬菜自给自足。“种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它让我体会到了从农田到餐桌这个过程的不易。‘光盘’,是对劳动的尊重。”吴小毛深有感触地说。 

  这些年,吴小毛一直很好地践行着“光盘行动”。“我们家做饭是按人数配备,尽量当餐吃完不要浪费。”她介绍说,儿子在外念书,家里一般就他们两口子吃饭,两人三菜,荤素搭配,刚刚好。 

  家里煎饼时,和面粉的碗上总会留下一层面浆,她便在碗里倒上水,用勺子将面浆全部刮下来,再倒入锅中煮沸,“面浆汤烫蔬菜或冲牛奶味道会更好。”吴小毛大方地分享着她的经验。 

  吴小毛认为,“舌尖上的文明”从细节就能体现,例如,在食堂吃饭时按需打饭,尽量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等,“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彰显出了厉行节俭的大文明。” 

  一些在大家看来没什么用的东西,到了她手上,也能派上用场,实现废物再利用。像择菜丢下的烂菜叶、泡过茶的茶叶等,她会用桶子装好,当做种菜的肥料;下乡时看到婆婆家废弃的竹竿,她会捡回来,给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搭架子…… 

  吴小毛说,自己会将这些习惯坚持并传播下去,希望能带动身边更多人节约用餐、物尽其用。(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餐厅就餐,吃多吃少,光盘正好。“从书桌上的‘粒粒皆辛苦’到餐桌上的‘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是我们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美德的传承和发扬。”8月1日,“90后”大三学生龙海妃在采访中表达了自己对“光盘行动”的看法。 

  龙海妃通常会在中午12点来到学校食堂,一份饭、两到三个菜是她每顿的标配。“有时候看见食堂的每个菜都想吃,但也不会多点,吃不到的就留到下顿再吃,一顿点多了也是浪费。”“光盘行动”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她的日常生活之中。 

  周末,龙海妃偶尔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学校旁边的小饭馆改善一下生活。“同学一起吃饭,‘光盘’是一种默契,大家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也会打包,没有人会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的应该是那些浪费粮食的人才对。”龙海妃坦然道。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养成“光盘”的习惯时,龙海妃回忆说:“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个时候背诵得很流利,但对于意思,只是懵懵懂懂地知道农民伯伯很辛苦,不能浪费粮食。” 

  龙海妃真正对节约粮食有一个深刻认识,是源于2015年无意间看到的一部公益宣传片。片子的主人公是一群在西部山区生活的留守儿童,他们没钱吃饭,经常就是粥加干菜凑合一顿。看着宣传片中那群身材瘦小、营养不良的留守儿童,龙海妃突然意识到饥饿离自己并不遥远。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吃什么有什么,不喜欢吃的就扔掉,她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从那时候起,她在心底默默许下了承诺:不再浪费一粒粮食! 

  这些年,龙海妃在践行承诺的同时,对“光盘行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光盘行动”一方面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对父母辛苦挣钱的感恩、对农民伯伯辛勤汗水的感谢、对粮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年轻人节俭美德和个人魅力的体现,是值得赞赏的好事。“年轻的一代,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一代,是衣食无忧的一代,但同时也是倡导‘光盘行动’的主力军。我们在自己厉行节约的同时,也要向周围的人传播,让‘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场行动,更应该是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龙海妃说。(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 实习生 彭丹妮) 

  “光盘”也是家风 

  8月1日大早,家住紫桥社区的83岁老人王碧玉拉着用了十多年的手推车踏进了农贸市场,这天她要购买家庭聚会所用的食材交由儿子烹饪一顿晚餐。“吃多少,买多少。”此前一天,老人已经一一问清了家人想吃什么,对照菜单,老人很快采购完了所需食材。 

  “吃”,在王碧玉看来是天大的家事,这位操持了整个大家庭数十年家务事的老人之所以看重“吃”这件事,源自于从小的经历。王碧玉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正赶上兵荒马乱的时代。家境的贫寒,让那时的王碧玉每天只能用咸菜拌饭充饥,即使这样也不能顿顿吃饱,“那时候能有口饭吃就是上天保佑了。”饥寒交迫的日子让老人从小就形成了“粮食不能浪费”的观念。 

  时间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短缺,那时老人已参军,但即使在部队粮食也不够。“一锅饭煮完再煮,这样吃进去容易饱肚,但是营养不够。”老人说,那段时间,每个人粮食都不够,几乎人人有浮肿。 

  难忘的饥饿感,让生活逐渐变好的王碧玉愈发珍惜每一颗米。“我们家每天基本没有剩菜剩饭。”老人说,自己和老伴制定了一个菜谱:早上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碟咸菜、两个馒头或包子;中午一人一两米饭或一碗面条,再加上一荤一素两样菜;晚上一碗面条。固定的菜谱、数量,老人坚持了10多年。“多了吃不掉全浪费了,很可惜。”在王碧玉看来,普通的饭菜也能做出美味,只要营养够就行。 

  在大家庭里,王碧玉言传身教。每次逢年过节家庭聚餐,不浪费食物是老人的原则。在家吃,老人自己买菜,“把关”食材采购量,吃多少买多少。在餐馆吃,老人会盯着点菜单,多少人点多少菜,绝不多点,即使有剩余,老人也会坚持打包回家。 

  “我就希望他们不能忘本,条件再好也要记住困难年代里的饥饿感,不能肆意挥霍。”王碧玉说,自己之所以不让家人浪费饭菜,就是想通过这方面培养家人后辈勤俭持家的好家风。在老人看来,一个家庭再富有,挥霍也会让家族没落,一个家庭再贫穷,节俭也能让家族充满希望。(常德日报记者 焦阳) 

  上一篇: 湖南好人唐文汉:为山里孩子托起“冠军梦”
下一篇: 株洲街头频现“爱心冰箱” 专给户外工作者送清凉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