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湘西吉首:移风易俗“小举措”助推乡风“大文明”
  发表时间:2024-12-20   编辑:李雨晴   来源: 湘西州文明办
 

  “母亲生前,我们尽心尽力照顾,让她安享晚年。现在她走了,丧事简办既符合村里的倡导,也能避免铺张浪费。”吉首市己略乡村民吴万顺表示。今年来,吉首市积极探索,率先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宣传开路、群众自治,稳步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己略乡作为吉首市移风易俗试点,全面推行《红白喜事文明公约》。
  充分调研,让移风易俗“顺应民心”
  为了深入了解乡情民意,精准定位群众需求和关注点,通过座谈调研、网络问卷、入户访问等形式,为文明公约制定找准方向。己略乡7个村积极行动,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设计涵盖22道问题的问卷,并通过“线上 + 线下”方式进行传播。累计回收262份有效问卷,收集30余条意见建议。
  文明公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根据调研情况,党政班子研究,探讨彩礼金额、酒席规模等关键问题,推动出台《己略乡红白喜事文明公约(草案)》。随后下发至各村,各村召开村民大会,收集村民对试行文明公约(草案)的意见与态度,将合理建议融入公约内容。今年5月14日,正式下发《己略乡红白喜事文明公约》。公约提倡内容被老百姓津津乐道,如:“婚事新办·221标准”(随礼不超过200元,酒席不超过20桌,彩礼不超过10万元);“丧事简办·233标准”(随礼不超过200元,酒席每桌不超过300元,时间不超过3天);奖惩措施等。
  “之前办一场酒要请50—60人帮忙,要耽误大家两天时间,都不堪重负。现在村里提倡移风易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应该带头支持。”己略乡红坪村村民龙启云说道。
  群众自治,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
  各村推选乡贤族老、村干部成为红白理事会成员。在婚丧喜事中,要求村民事前向理事会报备,理事会主动介入,保障红白喜事办理的安全性与文明性。特别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需向乡纪委报备,并实行信息公示,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标杆。另外,各村还设置移风易俗“红黑榜”。对违反文明公约操办酒席、收受彩礼的进行黑榜通报,同时取消其先进事项评选资格,而对积极执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村民则上红榜表扬。
  不断完善设施制度保推进,己略乡红坪村、联林村,利用村集体资金购置红白喜事用品用具,免费供村民使用,并提供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办事场地。同时,村红白理事会制定相关借用管理制度,村民借用时需遵守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并签订承诺书,规范办事流程与规模。
  “以前家里办酒,到处借桌椅板凳,麻烦得很;现在村里免费提供桌椅、厨具以及场地,我们省心又省钱。”己略乡联林村村民龙安生开心地说道。
  宣传引导,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及时推送红白喜事文明公约相关标准和要求,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和速度。线下结合“三长制”、入户走访等方式,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确保宣传工作深入每家每户,实现宣传全方位覆盖,为营造文明乡风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及时挖掘和总结各村响应“红白喜事减负”号召的典型事迹和先进做法,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移风易俗大讲堂”,结合“主题党日”、村民代表会议等开展宣讲活动,以典型为引领,引导群众树立新型婚俗观和丧葬观,促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推进。
  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余户群众积极响应公约号召,喜事新办6起,丧事简办10余起,余事不办20余户,节约50余万元,有力推进“文明之花”落地生根,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来源:湘西州文明办 作者 彭琴 田思 王凯凯)

  上一篇:
下一篇: 衡阳市蒸湘区: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