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渊在活动中教孩子们玩纸影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湘潭报道
“当啷当啷当啷,来者匹夫通明……”
清脆响堂的锣鼓声与声色嘹亮的戏腔,在方寸的戏台上碰撞。台下的观众接连叫好,纷纷探出脑袋向幕布后面看去,昏黄的灯光下隐约浮现着一老一少两个身影……他们是湘潭纸影戏非遗传承人吴渊和他的爷爷吴升平。
纸影戏又称灯影戏,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于2011年成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纸影作为南方皮影戏的代表,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吴家家谱记载,祖上制作和表演纸影戏的传统至今已有数百年,到吴渊的爷爷吴升平已经是第20代传人了。
吴渊从中南大学毕业后,放弃深圳高薪工作,返乡继承爷爷衣钵,十多年来投身纸影非遗传承推广,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作贡献。
执着源于热爱
是巧合亦或是命运,吴升平与吴渊都是跟随自己的爷爷学习纸影戏。
“爷爷那种执着的精神是最触动我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对纸影戏的热爱。”吴渊回忆小时候和爷爷生活的点点滴滴。
吴渊正在制作纸偶。
吴渊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特别的疼爱这个孙子。“印象中,爷爷总是拿着小刻刀在木板上敲敲打打,一天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爷爷在制作的过程中收获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快乐,我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境界。”
曾经有一位从北京来的非遗推广人,和吴升平同吃同住了半个月,在结束时不禁感慨道:”吴老师就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一样,每天只关注纸影戏这一件事,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吴升平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纸影戏的传承和发展中,这也在吴渊心底埋下了一颗纸影戏的种子。
历经艰难志更坚
吴升平的爷爷在弥留之际曾对他说:“平伢子,不要让祖祖辈辈传承的手艺在你手上丢了。”如今,吴升平把这句话重新说给吴渊听。
2008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吴渊在深圳奋斗了两个年头,眼看升职深造的机会即将到来,一通电话打乱了他的计划。
繁杂的纸偶制作流程。
吴渊回忆,当时吴升平在电话那头声音哽咽地说:“爷爷老了,时代也变了,但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我手上断了,爷爷希望你能够回来,将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我放弃了我的工作,只是少了一个从事法律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法官,但如果我不来做纸影的话,就可能真的没有人做这个了。”因此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回到了爷爷的身边来做纸影,传承这门艺术。
在刚回来的那段时间里,吴渊是极度不自信的。虽然从小耳濡目染,对纸影小人的制作和操练流程也比较熟悉,但真正到了上手的时候,他才发现其中的细节很难把控,需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是极度痛苦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曾一度让我想要放弃。”
吴渊回乡的第二年,吴升平外出学习交流,在路上突发了车祸。当吴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不仅仅是因为担忧爷爷的生命健康,回过神来时,更后怕纸影戏就此失传。
“这件事也警醒了我,纸影戏传承迫在眉睫,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纸影戏才真正进入了我的心里,让我在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吴渊说。
因吴渊的加入,不仅技术在不断革新,皮影戏也不再局限于做纸偶演戏剧了。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纸影、喜爱纸影,吴渊和爷爷举债数万编著了《湘潭地方影子戏》,并成立了湘潭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和湘潭升平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播湘潭纸影文化。
古老非遗讲述现代故事
“传承非遗,不能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吴渊在谈到非遗传承的现状时,不禁感慨,“时代变了,以前是‘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局春’,意思是宁愿施舍你一锭金子,也不把本领交给你。而我们现在面临着无人来学的尴尬处境,为了传承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我们不再保留,愿意倾囊相授,将这门技艺广泛传播。”
吴渊的纸影戏和纸偶在夜市与市民亲密接触。
吴渊时常思考怎样才能更好推动纸影戏变革创新。他介绍,希望通过传统的纸影人物来讲述现代人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从纸影戏中汲取力量。“就像纸影戏里面演的一样,真正受欢迎的是丑角,是逗笑大家的小人物,我们需要做的也就是接地气、讲人话,以一种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喜欢上它。”他说,要让古老非遗,快乐传承,广泛传播。
近年来,吴渊通过过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电视节目推广、主题展会推广、设计文创产品等形式发扬纸影文化,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本土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设立非遗传习基地,推出《纸影家族》微信表情包、纸影动画《岳飞平金》、平板交互软件《湘潭纸影》等一系列纸影文创产品,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的传承队伍中来,让古老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一口叙说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纸影戏就是纸影人的光影舞蹈,它的最大魅力在于利用光和影的不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生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
在小小的舞台上,吴渊正在体验百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