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交通路口文明礼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在长沙县泉塘街道,一幅幅文明新画卷徐徐展开。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今年以来,泉塘街道多措并举,创新形式,让文明实践活动热起来、暖起来、活起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活动“热”起来
“打竹板 笑开颜,社区党员站台前。‘利剑护蕾’齐行动,守‘未’成长靠大家……”近日,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宣讲队伍在小区、公园广场打快板宣讲《快板响起说“护蕾”》,朗朗上口的节奏、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拍摄的宣讲视频在《微星沙》平台一经推出后,便获得居民广泛传播、评论。
今年以来,泉塘街道还统筹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泉塘”特色文化名片,组织举办了2024年“校地杯”篮球赛、“典”亮新时代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阵地资源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依托。截至目前,泉塘街道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8个,其中5个五星级、13个三星级站点,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
此外,街道还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凝聚“街校企”三方资源优势,构建起点多面广、功能完备、覆盖广泛的“1+N”式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形成网格化志愿服务圈。
家住向星社区时代星城的独居老人刘女士年前不慎摔倒导致腿部骨折,出行必须依靠轮椅,因行动不便,看似简单的家务都无法完成。
了解情况后,社区迅速对接年轮康养馨家居家养老服务站、湖南司法警官学院,志愿者分批次、定期上门为刘女士家打扫卫生、清洗床单、代买代购……通过建立“街校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志愿服务力量,弥补社区力量不足的问题,推动文明实践取得新成效。
文明实践活动“暖”起来
“这里是一座美丽的小公园,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树叶都变成了金黄色,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10 月 23 日一早,板桥社区党员志愿者李婷和邻长柳桂珍上门接上盲人柳桂英外出购物,去公园“触摸”秋天。听着动人的讲述,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久未出门的柳桂英无比陶醉。
数年来默默无闻坚持上门为老年人义务理发的孟红云,自发在校园周边护学守护学子平安上下学的党员退伍老兵黄光鹏,一双巧手免费为居民小修小补解决家电疑难杂症的水电维修工王志强……这是今年各社区组织开展“好人故事”宣讲活动中人们广为传颂的典型事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时代文明实践如阵阵清风,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绘就了一个个“集民智、解民忧、暖民心”的文明场景。今年以来,20个社区结合“一月一主题”,共组织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 便民服务暖人心”“传承敬老美德,情暖重阳节”“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等主题活动1200余场次。
街道持续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挖掘、推选身边典型参评“道德模范”、各级好人评选,有力营造崇德向善、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街道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注册志愿者超过1.5万人,打造了“邻里帮帮团”“星锋邻聚力”等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先后涌现了“中国好人”1名,“湖南好人”1名,“长沙好人”5名,“星沙好人”4名,“道德模范”4名。
文明实践活动“活”起来
以积分制为“杠杆”,不断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让文明理念润物无声。食用油80分、洗衣液40分、抽纸20分、卷纸30、洗洁精10分……在梨江社区“积分兑换”现场,志愿者周英以年度最高积分兑换了物品。梨江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644名,当天,工作人员共计为297名志愿者兑换了20790个积分,为他们兑换了695份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是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肯定与回应。
为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夜间文化生活,推动文明实践“活”起来,连日来,街道利用夜间时段,精心打造“夜服务”“夜分享”“夜体验”等文明实践新场景。
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吴宏伟组建了“奔跑泉塘”跑步群,带动3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健身夜跑中;此外,机关兴趣小组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瑜伽等各类活动均在夜间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泉塘公园、小塘路广场等地,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市集以及广场舞等,让市民们充分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街道围绕春节、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及“全民健身日”“全国助残日”等特殊节点,把群众的需求和新颖的形式相融合,策划开展不同主题、深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此外,街道坚持融合企业、高校等不同领域,整合多方力量,进一步激发文明实践活动的活力。
今年以来,泉塘街道紧扣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难点,将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共建共享共益”、农安房公共安全提升、“两清两建”项目中,推动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美化环境卫生,新增小区非公区域停车位。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整治泉塘中学、丁家岭生鲜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