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莉,女,长沙县黄花镇崩坎村人,原籍湖北。面对一贫如洗的丈夫,她没有丝毫迟疑;面对常年病卧在床的婆婆,她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吴莉从湖北远嫁湖南,当时还是白白净净、柔柔弱弱一小姑娘模样。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却有着非比常人的铁的毅力、柔的韧劲、爱的执着。这位平凡普通的农家女子,时刻以自己对“孝”“顺”的深刻理解来规范自己的行动,用她的真情向世人诠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2009年,吴莉才刚刚满20岁,和他丈夫相识时正是一个女人如花的年纪,当时婆家情况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毫不为过。婆婆杨雪江2006年在自家阳台上晒酸菜从二楼摔下,虽捡回一命,但变成了半身不遂,常年只能病卧在床;公公曹运安年事已高,丈夫刚刚进入社会不久,仅靠打工维持全家生活。当时,家里为婆婆治病不但花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还欠下亲朋好友的高额债务。
她还没有嫁进来以前,丈夫还是要外出打工糊口,洗衣做饭、田间地头、屋前屋后,全家的大小事务全部落在患病的公公身上,可怜一个老人不可能完全照顾的过来。婆婆经常是屎尿在床上,身上满目红疮,三餐变两餐,难得一口热饭热菜。但是婆家人还是上辈子修得好福气,自打吴莉来后,这一切得到了彻底的转变。
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都由这个新媳妇照顾的无微不至,尤其是瘫痪的婆婆,除了说话不需要她帮忙以外其余的任何大小事都是吴莉来照顾。老人因无法活动经常便秘,她就用手抠,也没嫌过老人脏;天气炎热,因长期卧床,老人背上长有红疮,她就每天坚持给婆婆擦洗身体,保持清爽,不到半年,红疮都奇迹般的消失了;怕婆婆一个人闷着无聊,就想方设法学地方语言,陪婆婆聊天解闷、缓解婆婆精神上的压力;甚至为了让婆婆开心,把他们结婚买的新电视机搬到婆婆卧室,让婆婆足不出户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邻居来串门,婆婆和领居民主动聊起张家事、李家事,领居民都觉得奇怪,原来婆婆有个小小情报员媳妇给她每天说说身边的故事;想起婆婆行动不便,她就托人在二手市场买了一个轮椅,闲暇之余推着婆婆到两公里以外的街镇上赶集、散心透气;在外面忙活的时候怕婆婆有急事叫她没有听见,就给她配了一台旧手机。为了节约话费,两人还约定暗号,响一声就挂是什么意思,连续打两次是什么意思等,这个只有婆媳两人就明白;为了尽可能的开源节流,她买书自学了按摩和护理,防止婆婆肌肉萎缩;怕婆婆无人照顾,每年难的回湖北娘家一次,都是将家中托人安排好之后才走,时间也就一两天,大多数时候都是父母从湖北过来看她;生病的老人脾气有时候莫名的古怪,受了委屈的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用她本人的话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难,可以理解,一家人不去计较就好”,
她用善良的身心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她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孝老爱亲,默默无闻;她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正能量。孝举,在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新农村女性身上得到充分的再现;她的肩膀,扛住的岂止是家庭的重担,她扛住的是一份责任,是生命的重量,是孝亲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