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杨超:26岁起练射击 常德“独腿侠”夺残奥项目大满贯
  发表时间:2024-12-24   编辑:刘仁军   来源: 常德市文明办
 


  杨超,男,1979年出生于常德鼎城区蔡家岗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一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五岁时父亲再婚,同年自己因车祸失去了一条左腿,从此成了一名残疾人。年幼的不幸遭遇,让杨超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昏暗的,看不到未来的。直到弟弟也因车祸成了智障,才发觉自己应该坚强些为父亲分担家庭的重任。学过家电维修,也做过生意。

  2005年,杨超去鼎城区残联装假肢,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有工作人员问他是否对体育竞技感兴趣,可以试一试。就这样,他被一位射击教练选中,迈入射击竞技的大门。

  27岁,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起步有些晚。但经历了人生风雨的杨超,深知机会的来之不易,更明白残缺的人生要想出彩,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因为没有射击训练的基础,他比旁人更加刻苦,更加勤奋。每天都是训练场和宿舍“两点一线”,通常的训练是5小时专业训练,3小时体能训练,而他常常在别人训练结束后还要继续练3个小时,直到腿站到麻木、眼睛干涩才休息。

  训练场上,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举枪、瞄准、扣动扳机……在艰苦的训练中,他练就了精湛的射击技术和强大的意志力。他的右手因为长期训练,导致虎口长满老茧,手掌严重脱皮。在静谧的靶场内,杨超凭借无数次重复练习铸就的肌肉记忆,以及在关键时刻沉着冷静的心态,每一发子弹都仿佛是精确计算的结果,穿越空气直击靶心。这不仅是对准星与目标之间距离的征服,更是自我极限的一次次跨越。他的人生因为射击更精彩。在练习射击的漫长训练岁月里,枯燥无味是日复一日的真实写照。但若个把月不摸抢,杨超便“想念摸枪的感觉和射击时的状态”。

  这些年,杨超以汗水浇灌梦想,用坚持书写辉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让雄壮的国歌一遍遍响彻世界赛场——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残奥会上,杨超获得1金1银的好成绩,为常德迎来了残奥会史上首枚金牌;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杨超获得了1枚金牌,并打破残奥会纪录;今年在巴黎残奥会上,杨超取得了2金1铜的好成绩,并再次打破残奥会纪录。他是目前国内唯一拿齐所有残奥会射击手枪项目冠军的运动员。杨超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坚韧意志品质和精湛竞技水平,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截至目前杨超共获得奖牌97枚,其中金牌60枚,银牌28枚,铜牌9枚!这些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运动员克服身体残障的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决心;是因为在遍布荆棘的人生里,体育的那束光,始终都在那里……今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2024年残疾人射击世界杯大赛上,杨超被授予杰出残疾人运动员奖章。

  杨超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这些奖牌背后承载的重量。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阶梯。从最初接触射击运动时的青涩,到如今站在世界之巅的从容,杨超用汗水和坚持证明了自己,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只要有梦想,勇于挑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肖钧文:湘潭供电所副所长抢修复电 连日奋战为群众点亮希望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