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比春,女,1986年4月生,衡阳市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村民。邓比春本是云南人,2012年嫁入衡山县。10余年来,外来媳妇,不嫌弃老公家里贫困,义无反顾得悉心照料病重的公公、残疾婆婆和大伯,从家务到农活,这名坚强的云南女孩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她默默付出,在当地成为美谈,荣获衡阳市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类“衡阳好人”。
孝敬公婆 十年如一日
10年前,来自云南的邓比春与衡山小伙王仲夏在广东打工期间相知相恋,她满怀憧憬地跟随恋人回家“上门”,山道弯弯、家境贫寒、语言不通,父亲年迈体弱,家里还有个智力、肢体双重残疾的母亲和患脑膜炎的单身哥哥,但,她还是勇敢地走进了这个家。“既然认定了伴侣,就要同甘共苦。”
他们的家,从村路往右上坡50米左右到家门口,大门朝山,阶基加小路的场地,摩托车都难以掉头,进门厅屋显得短促,左边是柴火灶门,右边是踏步间,与周围邻居们的住房相比,他们家房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用寒酸贫困词绝不为过。
婆婆王秋莲小时候患脑膜炎后,症状时常反复发作,比丈夫年长4岁的哥哥,也是脑膜炎不能成家。丈夫王仲夏常年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家庭的生活起居、洗衣做饭、锄园作菜、砍柴担水、卫生整理,沉重的家庭重担由邓比春一个人承担,累了休息片刻,困了不能熟睡,要警觉公公婆婆不定时的吩咐。
2013年,年老体弱的公公突发小肠穿孔,邓比春东拼西凑5万块钱,及时送公公去衡阳市南华附一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始终陪护在公公的病床前,接倒大小便,换洗衣服,喂药喂饭。她细心的护理,使公公转危为安,她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和病友,大家都以为她是公婆的亲生女儿。
2015年公公因为肾结石再次入院,并且从那时起失去劳动能力。从此,邓比春夫妇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2019年婆婆摔倒导致右腿大腿骨折。2020年4月,疫情未过,公公再次小肠穿孔,同一天,患脑膜炎的婆婆患多发性骨折病,邓比春和丈夫商议后,用最快的时间筹集了7万多元医药费,把公公婆婆送进衡山县中医院,院方征求她意见后,公公的手术需在小腹原处开刀,婆婆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住院期间,她忙得脚不沾地,“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两个孩子到医院来护理公婆”,她在公公婆婆分别的病房来回穿梭,一会婆婆尿床了,一会公公口渴了,十多天里无数的往返,也不知道怎样过来的。
命运弄人 婆婆术后出意外
终于到了出院的时候,但是命运弄人,婆婆的术后康复出现了意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假体松动,必须再做手术,她接到医院15万元的催款通知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高昂的费用,山穷水尽的家压得她喘不过气,回到家,夫妻分头向亲友求助,终于四面八方的亲友被他们的孝心所打动,4天后借齐了15万元,就这样婆婆连续做了3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接换手术,累次手术让婆婆遭受了巨大的痛苦,邓比春也累得精疲力竭。
她面临的艰难困境仿佛没有休止符,公公的二次手术的原位开刀伤口一直难以愈合,要为公公及时换药,婆婆因连续三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而半瘫痪,要按时为其翻身。那两个月里,邓比春每天睁开眼睛面对的就是公公那难以愈合的伤口,婆婆那一道道长长的刀疤,感觉无奈又无力。庆幸两个小女孩很乖巧,很听话,好似领会了妈妈的不易,丈夫王仲夏很努力,在外打工日以继夜,不辞辛苦,好人品、有担当,这是她最大的欣慰。
心地善良 外来媳妇似亲女
几经磨难,她仍然忠诚于爱情,当人们问她为何不选择逃离、可曾有过后悔时,她多次流泪,但还是坚定地说:“我不能像别的女人那样走了,要是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不后悔”。
家庭屡遭不幸,儿媳的默默奉献,把公公婆婆当成父母,十年如一日照顾护理公婆的感人事迹,许多村民和村干部登门探望,都十分敬佩这位优秀的外来媳妇,现在的她已经能说一口标准的衡山方言。
“我很少回娘家,打电话只能报喜不报忧,怕千里之外的父母为我担心,我们夫妻恩爱,共同面对困难,债台高筑不可怕,我们齐心协力。”说到公公婆婆的现状的时候,她右手捂着胸膛坚定的说:“我会坚持凭良心做事做人,公婆就是我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有义务、有责任义无反顾、竭尽所能陪伴和照顾老人到最后。”
友爱邻里 乐观热情好村民
苦难中的邓比春仍然乐观热情,家里清洁整齐,能腾出手的时候也去外面做做家政工作。她还热情参加村级志愿活动,清扫道路;谁家有事都愿意搭把手,邻居有事外出都将小孩寄到她家里,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她帮忙代缴话费、电费,双抢时主动帮晒谷子,疫苗接种期间帮助老人们查“健康码”“行程码”,大家都说“这样的好媳妇很少有,姑娘受苦了,大家都佩服她”。
10年来,丈夫继续在广东打工,而邓比春则用瘦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任。一人照顾家中两位患病老人和两个年幼小孩,从家务到农活,这名坚强的云南女孩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用守护诠释人间大爱。她的默默付出,也得到了周边群众和身边亲人的广泛赞誉。2020年邓比春家庭获评衡阳市文明家庭,获评2021年度孝老爱亲类“衡阳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