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娄底乡村教师身残志坚 任教后经历五次大手术仍坚守三尺讲台
  发表时间:2021-08-06   编辑:陈沁贤   来源: 娄底市文明网
 

  王云真,女,汉族,1980年9月出生,群众,新化吉庆南山中学教师。  
  她患小儿麻痹症致终身残疾、肾结脓、肾萎缩、左肾切除、脑骨骨瘤....工作后做过五次大型手术,常年与病魔斗争。但她依然很坚强,很乐观,一下手术台就上讲台,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老师妈妈”。 三尺讲台上,她奇招迭出,激情不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易学、善学、乐学,是同事们教学上的“超级偶像”。连续十余年被评为镇优秀教师,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曾荣获“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湖南省实事助学杰出教师奖”,“娄底市历史骨干教师”“新化县优秀教师”,“新化县师德标兵”,“娄底市优秀教师”,连续三次荣获三等功。她的优秀事迹多次在电视台及报纸上报道过,她也有多次进县城工作的机会,但她一直坚守着农村,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着。
  初心,因身残而更坚
  对于一个农村女孩子来说,能够跳出“农门”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王云真还身患疾病。
  1980年,王云真出生于吉庆镇一个偏远的贫困家庭。由于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因此在学习上特别刻苦努力。初中毕业后,她被冷水江师范学校破格录取。
  “是教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真正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正是怀着这种对教育的感恩之情,让王云真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事业甘愿“以身相许”,始终“不离不弃”。
  2000年,师范毕业后,王云真回到了家乡吉庆镇大安山小学,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两年后,因教学成绩非常突出,王云真调入吉庆镇中心学校,任初中数学教师。
  但王云真总觉“不过瘾”,多次主动请缨,请求担任班主任。学校领导本来考虑到王云真身体有诸多不便,不想让她过度劳累。但耐不住王云真的再三“软磨纠缠”,于是答应让她试试。
  王云真也不负众望。这一试,便是十余年。
  2009年,王云真所教的75班进入毕业班。
  这是决定学生以后学业最关键的一年。王云真也铆足了劲,准备与同学们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可天违人愿,在这关键时候,王云真的肾结石开始发炎,有时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几次还差点疼倒在讲台上,但王云真总着咬着牙,硬是强忍着。家人、同事、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劝王老师及时去医院治疗,可王云真硬是不听劝告。
  尽管坚持,坚持,再坚持。可是,坚强的她最后还是倒在了讲台上。到医院一检查,小小的结石病已酿成了大病——肾积水变成肾积脓,甚至已经严重危及到了生命。
  三次手术,让王云真骨瘦如柴,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可躺在病床上的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即将毕业的她的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去医院看望她,她问得最多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很多次,在病床上,她甚至向接替她工作的老师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
  她的学生们听到王老师病得这么厉害,抱头痛哭。“我们只有用更好的成绩去,才能安慰我们的老师!”班长向全班发出了号召,懂事的孩子们学习更加努力了。
  这一年,尽管王老师离开了半年,但这个班在中考升学中考出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全班50多人,有30多人考入湖南省重点中学新化一中,其余全部上新化县重点中学新化三中分数线。这在全县所有初中学校,是一个奇迹。
  在医院治疗了四个月后,王云真迫不急待地又回到了学校。
  这次回来,她消瘦了许多,体力严重不支。从她住的三楼房间下去,再上对面的三楼教室,沿着楼梯,扶着栏杆,挪动着身子,要半个小时。但是,每节课,她都雷打不动的提前几分钟来到了教室门口。
  尽管重病缠身,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是王云真老师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孩子们成绩一天天的提高和他们爽朗纯真的笑容,是王云真老师减轻身体病痛的最好良药。
  然而,命运弄人。2012年,王云真又患上“脑骨骨瘤”病。医生要她立即手术,她却偷偷地从医院溜了回来,一直等到暑假,才把骨瘤刮掉。
  对于一个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来说,让她离开教室、离开学生,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因此,骨瘤手术一做完,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王云真便又走上了心爱的三尺讲台。
  左肾经过三次大手术后留下的病根一直需要药物维持,且需要不断做检查进行监测,2017年10月的检查中发现左肾由于出现肿瘤,湘雅附二的教授建议及时行左肾切除手术,当时担任九年级毕业班班主任及九年级数学和历史教学的王老师还是坚持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于2018年元月份在湘雅附二切除了左肾。出院医嘱上至少需要全休半年,2018年上学期应工作需要调入了更偏僻的南山中学,她又义无反顾的担任了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并且在当年的中考中历史是所有科目中最优秀的。
  即使病成这样,王云真也从没有向学校提过任何要求。十多年来,她唯一的要求只有两个。第一,由于腿脚不便,她站着上一堂课实在太累,请求学校把她的课调整为隔一节上一节。第二,学生自习课的时候,允许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坐下来辅导。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我要把自己的爱倾注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中去,我要用爱耕耘好每一天!”在述职材料中,王云真这样写道:“我宁可拖跨自己的身体,也不能拖下学生的成绩!”
  爱心,因无私而更浓
  2003年,学校里另一名非常优秀的男教师吴惠兵,被王云真的执着敬业精神所感动。日子一久,两颗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心逐渐靠扰,最后,两人喜结连理。
  就这样,学校真正成了他们不离不弃的家,学生真正成了他们朝夕相处的孩子。
  因为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所以,王云真对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她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发出灵魂深处的。
  “王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在很多生活小事中都帮助我们,细心地教导我们,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经常泡热水给我们喝,她在我们班,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妈妈一样。”一说起王老师,学生罗梦婷便泪流不止。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在王云真老师爱的感召下,学生们也潜移默化地爱学习、爱班级、爱集体,和爱他们的老师。
  王云真腿脚不方便,上起楼梯来很吃力。同学们只要看到,一定会从楼上跑下来,搀着老师一步一步走上去。晒的衣服、被子,同学们也总是会及时帮她收回家。
  “王云真老师是一位身残志坚、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她用爱的教育,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吉庆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谢华生说。
  教心,因责任而更美
  在学校领导们眼里,王老师是名符其实的“救火员”;在同事们眼里,王老师则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魔法师”。
  数学课是一门抽象思维极强的课程,但上王老师的课,同学们感到特别轻松,又特别有趣。
  除了教数学,王老师还教历史。
  有一年,学校毕业班的一名历史课老师突然调走。万般无奈之下,学校领导只好请王云真暂时代课。
  不教则罢,一教就必须教好。这是王老师的教学态度。  结果,一个学期下来的教学成果,令学校所有老师侧目。在当年全县的历史会考中,王老师所教的这个班,获得第一名。
  在王老师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王老师就带着“放大镜”,把学生们身上的这种闪光点找出来,让哪怕学习最差的同学也能找到自信,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学生性格内向,王老师便要求他,每天必须与周围的同学交谈10分钟,并让周围的同学监督他;有学生成绩不理想,王老师便从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上找优点,并经常表扬他,从而消除他的自卑感,使他积极主动融入班集体,并慢慢地加强学习上的自觉性;有学生有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王老师除了语重心长耐心教导外,从不打骂。甚至,对那些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她还不时地进行表扬,让他从心灵深处感到自己行为的可耻。
  让好生更好,让差生变好,这便是王老师神奇的魔术教学,而这背后隐藏的动力,便是她对学生那种与生俱来的“爱”。
  王云真老师的身体是残缺的,但她对教学事业的那颗热爱、执着之心,却是滚烫的;她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她给山村里的孩子们铺开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益阳“护鸟斗士”拍摄鸟类百余种 撰写拍鸟日记10万多字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