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8月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现担任朝阳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员。作为一名党员,沈振武每天早晨一睁眼,满脑子想的是辖区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哪些纠纷没调解,大家称他是老百姓的“调解员”,纠纷双方的“出气筒”。近年来,沈振武参与调解的大小矛盾纠纷1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他正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逐渐成长群众拥护百姓信赖的“最美调解员”。
不停的陀螺·在追梦
在朝阳街区的手机或电脑纠纷案中,就能见到他的身影,在国储电脑城买卖纠纷案中,也能见到他的身影,在社区大大小小的邻里间矛盾中,我们能看见他东奔西走的样子,也能见到他苦口婆心劝说调解双方的样子。他热心、善良,无论是家人还是邻里,沈振武总会为其送去充满人情味的温情关怀,犹如一缕阳光。
2010年1月沈振武调到了朝阳街道办事处从事人民调解员工作。新的环境,新的开始,他积极适应,虚心向老师傅学习调解的业务技能,学习法律知识。与身边的许多同事,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学会了处事时沟通的重要性,同时注重独立思考。沈振武常说:“当好一名党员,关键是要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但更需要一颗平等对待群众的心以及把群众当成亲人一般纯洁的情。”
一步步走来,他坚持做好群众调解工作,每一起邻里纠纷,每一起群众矛盾,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调解。从年轻的小伙到如今的“朝阳大叔”他扎根基层解民忧。每年调解各类纠纷一千多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多起,通过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他是心系群众的“朝阳大叔”,为民排忧解难的“矛盾灭火器”,家喻户晓的“和事佬”,他是“长沙好人”沈振武,一名公认的金牌人民调解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沈”。作为一名党员,对待工作,他同样一丝不苟。用他的话说:“做调解工作,需要的就是设身处地,了解两方问题所在,用自己的一颗真心换两方的放心”。无论是“小纠纷”还是“大矛盾”,沈振武总是用心调解,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去年9月,辖区发生了一起意外死亡的案子,根据调查得知,死者41岁,有妻子老人和子女。原来,死者蔡某因在搞装修过程中意外坠落身亡。事后死者家属召集亲朋好友闹着要求赔偿四百万元。情况清楚后,沈振武迅速通知当事人及死者家属在一起调解处理,先后成立后勤保障组、协调组、舆情组、安保组等多个小组,由于死者家属情绪比较激动,难以说服疏导,第一次调解未达成协议。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他一次次找当事人做思想工作,经过长达七天四个昼夜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圆满调解了此次事件。
类似的纠纷,他不知调解了多少。每当他看到当事人间的矛盾纠纷被化解,露出满意的笑容的时候,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他又为这社会增添了一个和谐的音符, 为平安建设做出了一份努力。
扎根基层,平凡奉献
无数的风风雨雨,他走遍了朝阳街道的千家万户,熟悉辖区内的一件件纠纷,调解不遗余力,他掌握每一个当事人的心思,调解方法有效得当。把群众的麻烦当成自己的麻烦,把群众满意当做自己调解工作的一面镜子,把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始终如一的践行在他的调解之路上。
在去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中,老沈也一直忙碌在防控疫情一线,凭借“人民调解员”熟民情、善“攻心”、懂法规的优势,他积极助力五一东村社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演绎了防疫路上“老沈特色”的情、理、法。辖区内有两家外卖配送点,春节期间各有20余名配送员当班。受疫情影响,配送业务不多,员工扎堆聊天、打扑克。社区工作人员上门5次,负责人均以“无权决定服务点停业”为由拒绝。老沈听闻赶来,给负责人看聚集性病毒感染案例、省市区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调度令,分析停业利弊、员工发生感染的担责赔偿等,负责人听后心服口服,当场遣散员工关门歇业。
关于疫情,各类消息扑天盖地,不免有群众被干扰视听,老沈会及时做好解读工作,倡导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传播正能量、汇聚精气神,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积极普及有关疫情防控的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更好地理解、配合、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老沈说,“人民调解员”是解决群众思想上的病痛,疫情防控是维护好群众身体上的健康,只有身心健康,才更有力量战胜病魔!
2018年12月7日,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报道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专题栏目——首批调解员自豪追忆,从“管杂事”到“环省联防联调”。2019年1月30日,湖南公共频道帮女郎栏目播出——调解路上追梦人:沈振武“朝阳大叔”30年坚守调解各类纠纷。对其进行了采访。2017年1月,被朝阳街派出所评为“矛盾调解能手”;2017年3月10日,被芙蓉区朝阳街道办事处评为“2016年度先进工作者”;2017年4月,被芙蓉区评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2019年1月,被朝阳街道五一东村社区评为“2018年度优秀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