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株洲“光杆司令”成为50个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发表时间:2021-04-07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株洲市文明办
 

  廖太明,男,共产党员,1944年出生于龙溪乡土垒村,三岁丧母,四岁丧父,成为孤儿,后来被村里的一位村民接到家中抚养长大。艰苦的环境使廖太明形成了勤劳朴实、坚毅的性格,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先后担任土垒村大队长、党支部书记28年。

  他曾是一名孤儿,由同村村民抚养长大。为了回报社会,他曾把邻村孤寡老人接到家里抚养18年。乡里敬老院成立后,他顶着压力当了“光杆司令”院长,一干就是24年,先后成为50位孤寡老人的“儿子”,并为其中31名老人养老送终。

  一生孝敬孤寡老人,数十年如一日

  他与孤寡老人结缘是从1972年开始的。那一年,28岁的廖太明看见邻村坂溪村失去丈夫又无儿女的71岁孤寡老人罗年凤卧病在床,无人照料,于是跟结婚不久的妻子商量将其接回家中抚养。后来,廖太明陆续有了三个小孩,孩子们都把罗年凤当成自己的亲奶奶。二儿子到部队当兵,给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给奶奶的问候,廖太明无微不至地照顾了罗年凤18年,一直到她89岁高龄去世。

  1991年,龙溪乡组建敬老院,院长人选成了乡党委政府头疼的事情。来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很多是智力残疾或者肢体残疾的。要照顾好这一老弱群体的生活起居,让他们安享晚年,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认真斟酌考虑,乡党委书记找到了工作踏实又爱老敬老的时任土垒村党支部书记廖太明。

  走马上任后,廖太明用至亲至爱、无私奉献的博大爱心,如对父母一样对待“院民”,不仅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第一批入住敬老院的8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94岁,最小的也有83岁,年老体弱,生活都不能自理,他总是像儿子一样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做饭、洗衣、护理系于一身。

  老人们大都性格怪癖,且早已习惯了单身生活,从四村八邻汇聚一起,性格各异,生活习惯自由懒散,甚至有部分人性格偏激、暴躁,连说话都很难说在一起。相互之间横挑鼻子竖挑眼,发生口角更是常事。廖太明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五保老人,与他们促膝谈心,从沟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不知不觉中,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家,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微妙的改善。

  舍小家顾大家 双手托起敬老院

  “七月初五,敬老院给我做了生日哩。”87岁的三口村孤寡老人李作玉拉着笔者的手,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李作玉是今年2月份来到敬老院的。得知老人一辈子没做过生日,廖太明思量着把院内老人全部聚到一起,为李作玉举行生日宴会。满满3大桌,老人们接受了在场所有人的祝福,高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宴会上传出阵阵开怀的笑声。看到老人们的笑容,廖太明下定了决心,以后每逢老人过生日,就多做些菜,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秋天的阳光格外明媚,吃过早饭,老人们纷纷开始活动,有的在房间看电视,有的在打纸牌,也有些人在院子里散步。廖太明一刻也没闲着,收拾完厨房,喂好猪圈里的猪后,又去菜地里浇水摘菜。做完这些“必修功课”,廖太明就开始为敬老院的翻修改造忙活起来。

  “廖院长吃了很多苦,这个大的水泥坪都是他开挖建设的,这些果树苗木也是他种的。”敬老院里,一位颤颤微微的老人告诉笔者。建院之初,敬老院除了住宿楼外,几乎一无所有,资金也十分短缺。廖太明带领能够行动的老人们,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锄一锹翻土搬石,挖平了现在的宽约二三百平米的四合院操坪,并进行了硬化,让老人有了活动场所。

  为解决经费不足,他先后在3.5亩荒地上种了蔬菜、养起了鸡、鸭,实现了蔬菜、肉食的自给自足,他又开挖鱼塘1.5亩,承包荒山2亩,办起了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等项目,敬老院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给自足。

  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们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廖太明还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先后扩建住宿楼、添置配备、美化院内环境等。现在该乡敬老院建筑面积达到1150平方米,住房34间,设置床位50个,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且每间宿舍房内配备了彩电,安装了有线,院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自然生活条件好,成为了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场所。

  老人们生活好了,但廖太明在村里却成了“落后分子”。作为炎陵县高标准笋竹两用林建设示范点的土垒村,村民们纷纷走上了致富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家家都成了万元户,而一门心思都放在敬老院的廖太明因为无暇顾及家里,其家中经济状况比村里绝大部分村民都要差许多。

  让每一位孤寡老人享受有儿女的孝道尊严

  在敬老院里,笔者看到了一位中风在床的老人。在房间内聊天的李作玉告诉笔者,那是廖太明的老伴。

  廖太明的老伴比他小两岁,去年中风的。因为敬老院工作忙,无暇回家照看她,廖太明索性把她接到了敬老院里住着,和孤寡老人们一同护理。

  廖太明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收入不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看着中风在床的母亲和年近古稀仍在为敬老院操劳的父亲,心疼不已,多次跟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让父亲辞职回家安度晚年。但廖太明却不同意,他逢人便说,这辈子活到一百岁,也要与孤寡老人相处在一起,因为心中放心不下他们。

  廖太明是敬老院院长,同时也是敬老院的水电工、建筑工、护士,更是敬老院50名老人的孝子。

  五保对象王春娥入住敬老院后,中风瘫痪在床7年,廖太明每天亲自坚持给他洗澡,喂饭喂药,端屎倒尿,由于王顺娥大小便失禁,每天廖太明要给他多次换裤子。为了给王春娥补养身体,廖太明每个月都会从自己家里拿出一部分钱给老人买营养品吃,7年里他从没有间断过。像这样特殊的老人,廖太明在敬老院里已经照顾了4位。

  五保老人罗洪雪,由于有高血压需经常服药,有一次服药过量造成昏迷。凌晨三点,廖太明知道后,二话不说,披上外衣连夜把老人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并彻夜不眠地在病床前照顾老人,直到15天后老人苏醒过来。每当乡、村干部去看望罗洪雪时,老人总是说廖太明是他的好儿子。三年后,罗洪雪在临终时,对守在他床边的廖太明说:“儿子,我走了,来生还你的恩。”

  在中国,养老送终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为能让敬老院里的老人走得“风光”,廖太明会为老人买好寿衣等物品,并按照当地风俗请来八大力士和锣鼓乐队亲自操办老人的丧事,所有细节均一丝不苟。24年来,廖太明先后为31名老人养老送终,不是亲儿却胜似亲儿,不是孝子却披麻戴孝,让每一位孤寡老人生有所养、老有善终,享受有儿女的孝道尊严。每当周边有人问起时,他都这样讲到:“我就是他们的儿子,这是我应该做的。”

  廖太明担任敬老院院长24年来,以拳拳的“孝子”之心展示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不老的敬老情怀,他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他多次荣获“株洲市敬老好儿女金榜奖”、“株洲市优秀敬老院院长”、“十佳孝儿孝女”等光荣称号,先后10次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家界土家族乡贤22年抚育2个侄儿成人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