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明菊,江永县粗石江镇白土村人字坝一组村民。十二年如一日尽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用自己平凡的行动和坚守书写着人间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情亲,让好家风得以传承。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唐明菊是白土村远近闻名的“孝媳”。家中五口人,她的婆婆蒋秀生于1936年3月,因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女儿均在校就读。其夫常年在外务工补贴家用。她既要照顾婆婆生活起居,又要操持一家老少,大小的家务。油盐柴米,洗衣做饭,内内外外,诸多事务都是她一人承担。忙个不停,从不言累。婆婆年迈生活不能自理,她十二年如一日,给婆婆洗脸、喂饭、洗身子、梳头发、剪指甲、按摩,悉心照料。对婆婆喜欢不喜欢、能吃不能吃的东西,点点滴滴、件件记心头。她弄出来的饭菜,最先受用的是不能自理的婆婆。婆婆屁股上腰背上经常出现溃烂,她就给婆婆上药、洗澡搓身,她还挤时间给婆婆做运动,活络经脉,防止老人手脚硬化。近两年婆婆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不能记事,经常一个人偷偷外出,谭明菊为了防止老人走丢始终寸步不离的守在老人身边,只要听到稍有动静和需要,她就能迅速的跑到她身边。一提起谭明菊,邻居都是翘首称颂。这是孝顺爱心,在白土绽放的一朵靓丽鲜花。在照顾婆婆的同时,她也十分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尊老爱幼,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女儿们也将孝敬长辈看成了头等大事,成绩优异,品格兼优,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是唐明菊教育感化出来的孝顺接班人。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婆婆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命运给了她苦难,却没有将她打倒,她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孝老爱亲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