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湖南好人  
株洲乡村赤脚医生49年初心不改行医路
  发表时间:2019-12-03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株洲市文明办
 

  彭湘艳,男,出生于1949年4月,是株洲市渌口区龙潭镇新华村的一名“赤脚医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从医49年,扎根农村,服务一方百姓。

  15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骨髓炎,由于家境清贫,在那个医学、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导致左腿肌肉萎缩,丧失正常劳动能力。他说:“在病魔煎熬和等待中,多么期待有人能治好自己的病,多么希望村子里有一个治病的地方”。196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彭湘艳被韶华大队推荐到朱亭卫校参加医疗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对于他来说,这机会难得,如同金榜题名,那一年,他20岁。凭借自己对医学的渴望和父老乡亲的那份至爱,彭湘艳一心一意扑在医学上,唯恐因自己文化基础差而影响学业,辜负了父老乡亲一片深情和期待,为此,他比别人更珍惜、更刻苦、更知恩,夜以继日、不耻下问,学懂弄通了一道道医学难题,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医学知识和一般的治病方法。结业后,他回到韶华村(2016年合并为新华村)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

  初涉医海,彭湘艳对中医情有独钟,特别喜用中医药方,这对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来说十分实用。可在乡亲们眼里,彭湘艳只是个不足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对他的能力,大家既期待,又还在观望。每当面对患者及家属怀疑困惑以及期待的眼神,彭湘艳都会沉着冷静仔细把脉问诊,对于一时拿不准的病因,他会认真翻阅医书、查找案例、剖析病因,或长途跋涉到县医院找名医指教,或陪同患者到大医院诊治,对于家庭困难患者,能够使用中草药治疗的,他会发挥一技之长,采用中草药治疗,并且免除一切费用,他说“能帮老百姓省几个钱,我心甘情愿”。行医几十年,他自己不知节省多少医药费,为多少贫困家庭垫付多少医药费,但老百姓心知肚明。正是凭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久而久之,彭湘艳高明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传遍十里八村。

  “赤脚医生”基本上是以“坐诊”“出诊”“巡诊”为主要内容的三部曲,而彭湘艳的“三部曲”,即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坐诊、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出诊,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巡诊。上世纪二十年代,“赤脚医生”是拿工分维持生活的,遇到农耕季节,便放下药箱从事农业生产。所谓“坐诊”,是在大队部办公,既是药品存储室,又是诊断室,而彭湘艳既当诊断医生又当药剂员,老百姓三痛两病的都到大队部找他。而“出诊”则是遇到求救口信,直奔患者家里,那是不管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别无选择的,加之农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彭湘艳出一次诊更是比别人耗时耗力,但他从未因自身残疾或山路崎岖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耽误出诊,他深知,病情就是命令,绝不容许因自己一丝懈怠而使患者错失最佳诊治时间,重蹈覆辙自己因病致残之路,所以从他驮着药箱一瘸一拐便知他是“巡诊”还是“出诊”。那“巡诊”则不然,他会不紧不慢,东一家西一家,一家不漏上门巡查,并记录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注意事项,几十年来,他不知更换了多少小本本,记录了多少几代人的身体状况,一本本健康台账印证着彭湘艳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行医49年,彭湘艳坚持以巡诊为本,出诊为要,坐诊为辅,守护着百姓安康。

  2013年6月,株洲县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彭湘艳与村民们都签订了服务合同,虽然是韶华村的医务人员,但是彭湘艳还要负责周边村的医疗服务,甚至还要跑其它乡镇。过去,赤脚医生拿工分没有其他报酬,而现在按规定也只能挣到一点点收入,但他仍一直不离不弃,49年来从没有出现一例医疗事故。夕阳无限好,可彭湘艳毕竟上了年纪,力不从心,2018年12月,因身体原因,他依依不舍卸下了驮了几十年的药箱,但没有卸下的是对乡亲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牵挂,他深知乡村医生的重要性,便鼓励儿媳积极投身从医。在他的传帮带下,通过专业学习,儿媳接替他成为了新华村的一名村医,乡村医生后继有人了却他久违的心愿。

  老骥伏枥,这位70岁老人用一生回报社会、感恩乡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49年走完走好了“三部曲”,虽闲赋在家但初心不改,他仍满对乡亲无比至爱和对乡村赤脚医生的眷恋执着,关注乡村医疗事业发展,在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中,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乡村赤脚医生的初心仍然熠熠生辉,他的先进事迹在这十里八乡广为流传,不断激励和影响依然奋斗在基层一线的乡村医生们。

  上一篇:
下一篇: 岳阳楼区女校长11年专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