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政,一米八五的个子,人高脚大,乡亲们唤他“赵大脚”。“赵大脚”是炎陵县公安局红星桥派出所的所长,在这个全县最偏远、株洲最南端的派出所,他坚守17年了。
辖区内的中村瑶族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山高树木多,出门就爬坡”是赵大脚工作环境的写照。他的大脚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17年“245”工作制的坚守
红星桥地处偏远。17年来,赵政以所为家,住在所里,随时有警出警,有事处事。网络热议的996工作制对赵政来说是小儿科。17年来,他一直坚守的是“245”工作制。一天24小时,平均每周5天呆在所里。17年,从民警到所长,从青丝到白发,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的那双大脚,就这样奔波在处警巡逻、调解纠纷、办案抓捕的瑶乡山路上。
学会 6种方言和手语
“一山有四季、几里不同天,隔山能对话,见面得一天”,是山区瑶寨的真实写照,
赵政身高一米八五,人高脚大,山路走得飞快,一般人跟不上。久而久之,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赵大脚”。
瑶乡与郴州资兴、桂东县接壤,十里不同音。籍贯湘潭县的赵政学会了当地的客家话、瑶语、正音语、炎陵本地话、桂东话、资兴话6种方言。辖区几名聋哑人经常到派出所求助,为此,赵政还学会了简单的手语。用心听村民说话,说村民能听懂的话,这些年,瑶乡人早已把“大脚”当成了自家人。
有事找“大脚”
17年的驻守,赵政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村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难以细数的点点滴滴,汇聚了赵政与瑶乡的鱼水深情。“有事找大脚”已成为瑶乡群众遇到难事后的第一选择,遇到分歧后最容易达成的共识。
暖心神探:拿工资垫钱给被盗老人,迅速破案追回赃款
2012年7月的一天,中村瑶族乡联西村的刘奶奶哭倒在红星桥派出所中村警务室。原来,时年87岁的刘奶奶平日里种菜卖菜,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4000多块钱的生活费,那天去乡镇赶集回到家后,却发现这些钱不翼而飞了。
在村民帮助下,刘奶奶报了警。当天,“赵大脚”就给刘奶奶带来了“好消息”:“警方已追回2000元,您先拿着用,剩下的我们会尽快追回。”其实,这2000元是“赵大脚”用自己刚领的工资垫的。
随后,“赵大脚”带着民警开始了勘查、走访和摸排,在村子里整整转了4天,终于在水口镇的邮政储蓄所发现了线索。由于丢失的4000余元都是长时间积攒的零钱,钱都透着一股子霉味,邮政储蓄所工作人员根据“赵大脚”先前的叮嘱,发现了可疑人员。最终,嫌疑人落网,刘奶奶被盗的钱全部追回。
金色盾牌:统筹警力凌晨巡逻,守护村民“致富桃”
中村瑶族乡地形崎岖,丘陵广布,交通不便,田地较少,土壤贫瘠,但是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平乐黄桃这一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美味优质的黄桃让许多中村瑶族乡村民脱贫致富。
然而,美味优质的黄桃也让不法分子蠢蠢欲动。每年黄桃采摘期间,辖区经常会发生果农已经采摘好的黄桃被盗案件。为保护果农的劳动果实,维护中村瑶族乡的经济发展环境,“赵大脚”自黄桃开园后,每天凌晨一点安排两名警力,由红星桥村至康乐村,再到梅冈村进行巡逻,盘查可疑对象,排除治安隐患。
在“赵大脚”悉心统筹下,2016年,红星桥派出所辖区未发生一起黄桃被盗案件。且在果农运输黄桃时,“赵大脚”与高速交警协调,使得果农经高速运输黄桃时更为便捷、通畅。
警民鱼水:17年以所为家,警民合力抓“贼牯”
红星桥派出所只有4位民警。“赵大脚”家住炎陵县城,来回家里和所里要上百公里,花费2个多小时,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两周才回一次家。白天,他和同事们接处警、调解纠纷、进厂矿学校;万家灯火时,他会带上民警巡逻,也借机到百姓家进行安全、普法宣传。
2018年9月2日,违法嫌疑人扶某某到中村瑶族乡梅岗村岭背的一杂货店里,先以假烟调换3条真烟,并将价值720余元的3条真香烟盗走。
案发后,“赵大脚”开展线索摸排后,很快锁定扶某某逃至附近山林。当地老百姓听说赵所长带领民警来捉拿“贼牯”(方言意“小偷”),自发组织了几十人与民警一同搜索山林,经过数小时的努力,警民共同将扶某某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