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秀,66岁,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镇东北湾村10组人,20年坚持照顾瘫痪丈夫,撑起一个家。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是站在人群中最不起眼的一名花甲老人,但是她的事迹却在村里、镇里被广泛传道。2016年被评为鼎城区十佳“善德公民”,鼎城区委授予她的颁奖词是:噩运接踵而至,小屋在风雨中摇晃。茕茕孑立间,你悄然化作了家庭的脊梁,咬紧牙关,撑起生命难以承受的重量。哪怕家徒四壁,何惧风疾雨狂,无论何时,总有你守在身旁。
坚守:十年如一日的呵护是对爱情最大的诠释
1998年张开秀的丈夫在整修房屋时不慎坠地,脊椎骨断裂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那时的张开秀还十分年轻,之前的日子丈夫对她呵护有加,从不让她过分劳累。丈夫受伤后,她成为了丈夫的脊梁。
她坦言,自己已记不清多长时间了,反正日复一日,每天给丈夫擦洗身子、按摩四肢。生病的前几年,丈夫大小便失禁,她亲自动手帮助其通便;天气炎热停电时,她守在丈夫床头帮其扇风直到天亮;没有钱请医生,她自己学会了换药、插尿管。几年前女儿出嫁了,就剩他们两老在破旧的小屋里面,张开秀的活动范围就在屋前后100米,一边开着农活一边照顾丈夫。卧床十几年的丈夫,在他的照料下,没有生一处褥疮,面色也与正常人无异。她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呵护告诉我们,陪伴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微笑:坚韧不屈服的个性是对生活最大的热爱
也许你以为张开秀面对的仅仅是要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殊不知在这爱情故事的背后还有许多让人心酸让人流泪的事迹。
张开秀一生清苦,母亲患有精神病,出嫁后,母亲一直跟着她生活,张开秀一直照顾到老人离世。丈夫摔伤前,张开秀的母亲刚刚离世,她的大女儿又因患白血病去世。
丈夫摔伤后,家中主要劳动力没有了,仅仅只有五亩地,还要抚养年幼的小女儿、给瘫痪的丈夫治病。张开秀没有屈服,她以一人之力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田地的耕种,像个男子一样,耕、种、扛、挖都是自己来,上交“提留”的时候也不拖村里的后退。
张开秀将家中的经济收入全部用在了给丈夫看病,供女儿读书上,自己从丈夫生病起就养成了一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喝点水顶一顶的习惯。现在小女儿已出嫁,张开秀也在磨难中学会了如何高效的干“一个人”农活,如何自己擦尿管,如何用别人丢弃的衣物来做成人尿片。
这些困难始终没有让张开秀放弃,她始终微笑着去面对。病痛的折磨曾一度使丈夫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张开秀用坚定执着的爱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关怀感染着丈夫开心的活下去。生活的清苦也曾让年少时的小女儿颇有微词,张开秀用善良和朴实告诉女儿自我奋斗的意义。
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平凡人生最大的价值
张开秀的邻居有时候看她如此辛苦,甚至有点前路无望,在张开秀丈夫一次次病重时劝她,“放弃吧,这样你的日子会好过很多”,特别是在张开秀丈夫因病心情烦躁,对张开秀恶语相向时,不止一次的劝她不要浪费钱了。张开秀每次都是说“嫁给他就是一辈子的事,自然老去那是没办法,但是只有一丝救的希望,我就要尽全力去救”。
次数多了,邻居们也不劝了,都是来默默的帮助她,做做农活、聊聊天、送送旧衣物。周围的邻居两口子吵架时,劝架都说,你看下张开秀两口子,再艰辛也是相互扶持着。渐渐的这种“两口子应该相互扶持”、“面对苦难,也要积极向上”的精神传播到了中河口各个村、甚至临近乡镇。